浅析漳平圆潭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2020-12-07张运雄
张运雄
(福建省龙岩市兴龙林业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福建龙岩 364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一个农业生产现代化、田园风光生态化、美丽乡村园林化、创意文化市场化,并将农耕、民俗和乡村产业文化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农民公园,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途径。新时代乡村通过农民休闲文化公园建设,不仅可以营造更加宜居的乡村环境,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可以为周边广大村民朋友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增强群众体质,着力提高百姓生活的品质。漳平圆潭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是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是集乡村民俗文化传播、文体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农民休闲文化公园。公园主题内涵丰富、蕴含深厚的人文历史,雕刻了革命据点老区贫困村的文化长廊及专题文化宣传栏等,是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在农村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政策与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村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好地方。本文通过对漳平圆潭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分析项目区圆潭村自然环境现状特点,提出了公园“二口二区三场”7 个节点的布局方案、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旨为推进漳平圆潭村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提供示范。
1 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园潭村位于漳平市东南部与溪南镇相邻,九龙江支流,感化溪(溪南溪)穿越全境,鹰厦线横贯东西。交通方便,距离漳平市、芦芝乡政府所在地分别约16km 和12km,属革命据点老区贫困村。地处九龙江畔,气候温热湿润,年平均气温20.4℃,年平均相对湿度78%,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50~1750mm。冬短无严寒,夏长无酷暑,环境宜人。全村总人口1683 人,9 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5.4 万亩,其中山地面积29898 亩,林地面积23404亩(生态公益林11159 亩,毛竹7000 多亩),耕地面积1234 亩。村民收入以种养业以及工业园区劳务为主。发展林下经济,创建“圆潭休闲生态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公园位置
公园位于村部河对岸,人员出入方便的圆潭村北部,占地面积49 亩,为库区百年洪峰淹没地段的非农用地,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视野开阔,周边具有田园风貌和天然森林景观。原生植被为孝顺竹、芭蕉等,充分利用并将其规划建设为农民休闲文化公园,是当地村民的期望,也是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见图1)。
图1 圆潭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现状
2.2 技术方法
2.2.1 规划思路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规划理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合理布局休闲功能区、公园游步道,合理搭配不同文化活动主题长廊,实现园区绿化美化,公园内信息流、文体流和娱乐流畅通,并具有美学价值。
2.2.2 树种选择与配置
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引种树种为辅。为减少维护成本,配置以乔木为主、结合配置灌木为辅,少用或尽量不用草本植被。在景观结构上,做到常绿与落叶树;绿色与彩化、花化、香化树种;形态自然的树型与球类等造型树种搭配;使公园绿化美化有绿有花有香,园林景观效果具有层次立体感。
2.2.3 栽植方式
采用基础种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根据园林景观效果需要选择孤植树、树丛、树群等方式进行栽植不同类型的树种。
表1 材料规格数量统计
3 结果与应用
3.1 布局方案
圆潭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布局为“二口二区三场”7 个节点,“二口”即:主入口、次入口;“二区”即:廊架休闲区、儿童活动区;“三场”即:老年活动广场、树荫广场、篮球场。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见图2),材料规格数量(见表1)。
图2 总体布局
3.2 植物配置(见图3)
图3 植物配置效果
3.2.1“二口”即:主入口、次入口
突出入口标识:充分考虑乡村的生态环境,将圆潭村“红色”和“绿色”文化特色融入入口标识,乔木树种选择香樟、红榕等乡土树种,在高大乔木林下选择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加以配置种植。
3.2.2“二区”即:廊架休闲区、儿童活动区
(1)廊架休闲区:雕刻了革命据点老区贫困村的文化长廊及专题文化宣传栏等,成为可以休息娱乐的地方,以连接林荫小路或者树林草地。休闲步道两侧选择孝顺竹、毛竹、刚竹、水竹等竹子进行混植,形成幽暗深邃处延伸、情趣自然的竹林小径。
(2)儿童活动区:树种选择香樟、银杏等高大乔木在草坪中孤植,成为独立成景的儿童乐园;为确保四季绿叶常青,鲜花常开艳丽,阳光充裕,满足儿童心理,按照彩化、花化、香化要求,选择山茶花、紫薇、三角梅、黄金桂、山樱花、石榴、含笑等树种进行点缀。
3.2.3“三场”即:老年活动广场、树荫广场、篮球场
(1)老年活动广场:常绿树选择香樟、红榕、羊蹄甲、凤凰木、白玉兰、水杉、红叶石楠等树种;落叶树选择枫香、乌桕、紫薇、红枫等树种,采取乔灌草花相结合,景观层次多样,景色宜人,让老年人能在阳光下沐浴,激发居民健身热情,丰富乡村中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展示老年人风采的舞台。
(2)树荫广场:树种选择高山榕、红榕、香樟等高大乔木、观赏价值较高的常绿树种,配置鹅掌楸、山茶花、红叶石楠、黄金桂、乌桕、紫薇等小乔木和落叶树种。大片种植时,要保留原有乡土植被,形成滩林和密林独特观景。同时可利用彩色灌木和大量草花配置成图案花坛,增强花坛视角效果。
(3)篮球广场:广场周边选择香樟、玉兰、红榕等高大常绿的乔木树种,配置黄金桂、石榴、垂柳、朱槿、杜鹃、福建含笑等花化树种,使广场环境打造成为一个绿草茵茵、碧树葱郁的绿色健身场所。
3.3 栽植方法
3.3.1 孤植
在本项目的广场、草坪和道路转弯处配置孤植树,以表现树木的个体美,成为对主景树,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3.2 丛植
在本项目大草坪中央、草坪边缘、水边、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运用写意手法,成片丛植彩叶植物,形成一个特色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以增强公园环境的景观效果。
3.3.3 群植或片植
在本项目儿童活动草坪或部分林中空地上。选择银杏、枫香等彩叶植物成群(片)栽植,采用郁闭式,成层的结合,打造片块状森林景观效果,给人身临森林其境、享受森林氧吧的感觉。
4 结论与探讨
(1)漳平圆潭村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库区旅游发展项目建设,利用圆潭村库区百年洪峰淹没地段的非农用地新建农民休闲文化公园,不断满足乡村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农民休闲文化公园场的建设,深入挖掘圆潭村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集农业+旅游+文化活动品牌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农民休闲文化公园,是推进漳平圆潭村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重要举措。
(2)在分析项目区圆潭村自然环境现状特点,提出了公园“二口二区三场”7 个节点的布局方案、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够为推进漳平圆潭村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提供示范。
(3)入口标识要突出,在入口景观的设计上,要结合美丽乡村的主题和当地的文化特色;“二区”景观的设计上,廊架休闲区雕刻了革命据点老区贫困村的文化长廊及专题文化宣传栏等,成为可以休息娱乐的地方,以连接林荫小路或者树林草地。儿童乐园以草坪和孤植高大乔木树种独立成景为主,辅以彩叶、观花、观果、香化树种,确保绿叶常青,鲜花艳丽,阳光充裕,以适应儿童心理;在“三场”景观的设计上,注重休闲健身、文化娱乐,让村民尽兴享受美好生活。
(4)树种选择应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景观构成元素确定,选择符合当地特色和乡土文化的乡土树种;按照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进行“彩化、花化、香花”和常绿与落叶等合理搭配,在空间上产生明显的层次感,以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
(5)漳平圆潭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与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将农民休闲文化公园打造成为推进漳平圆潭村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