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公园设计优化提升策略
2020-12-07李奇
李奇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700)
如今经济社会背景下,城市公园的更新与发展已经成为景观设计领域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共同话题。如今部分城市公园因在设计过程中仅以成年人作为服务对象,忽略儿童的需求。随着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的提出,儿童的主体权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理论探讨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提升策略,使其迸发新的活力。
1 儿童友好型城市理论
儿童友好的概念指的是能够维护儿童权益,通过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实现儿童在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和经济上的需求与权利[1]。
儿童友好型城市(CFC)指的是一个城市、城镇、社区或任何区域治理体系,通过实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阐明的权利来改善其管辖范围内儿童的生活[2]。
综上所述,“儿童友好型”公园则是基于“儿童友好”的视角,以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作为设计和建设中的依据,为儿童提供一个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安全无障碍的活动空间、充满启智与互动意义的城市公园[3]。
2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儿童的行为特征由其心理及生理特性所决定,是基于儿童自我认知的自发性行为。针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儿童与大自然的亲近对儿童的成长有较大益处。本文依据儿童的年龄差异性、自发探索性和亲近自然性[4]这三个行为特征提出城市公园的优化提升的设计要点。
2.1 年龄差异性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具备不同心理与生理特征,在打造公园景观时注重不同年龄区域的划分。
2.2 自发探索性
受好奇心驱使而产生的探索性要求儿童在进行此类行为时应提升与周边环境发生互动性,在设计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自我探索机会,同时保证儿童人身安全。
2.3 亲近自然性
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可以充分释放儿童天性,在亲近大自然的开放空间中,儿童的身体、心理素质会相对较好。
3 儿童友好型公园设计要点
3.1 符合儿童人体工程学
设计儿童友好型公园时应当注意设施安全性及儿童舒适度的提高,符合儿童人体工程学规范,如公园内路面平整,侧边不可有碎石或突然凹陷地带,坡道设置坡度控制在0.3%~2.5%之间;儿童游戏区的器械设置适当的保护措施;考虑到儿童体力消耗快的问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儿童易攀爬的座椅板凳及遮阴设施等。
3.2 植物配置合理性原则
对城市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应注意禁止选用危及儿童生命安全的植物;在1m 以下或其他儿童能够触碰到的地方禁止放置带刺或带尖的植物;减少能够轻易引发儿童过敏的花粉类植物;儿童视线可达性较近,因此儿童娱乐活动空间种植通视性较高的植物,不适宜种植遮挡视线累的植物等。
4 儿童友好型公园优化策略
针对儿童友好型公园的优化提升策略,本文从主出入口、空间场地、道路系统、水景、植物与建筑景观小品几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4.1 入口活力化表达
作为进入城市公园的第一印象,主出入口设计形式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1)出入口分主出入口与次出入口,在色彩上可以采用醒目明快的颜色,展现公园主题,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2)打造别致的入口景观效果,在景观中加入引导性的符号,挑起儿童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公园活力度。
(3)考虑到儿童的活跃性及0~3 岁儿童使用的手推车,入口处尽量不设置台阶,必须设置台阶的情况下可以在附近设一缓坡。地面铺装采用防滑材料,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2 流线规划畅通性
城市公园的内部流线是能留下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做好空间场地规划才能合理划分功能分区,让儿童与成人和谐相处。
(1)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在公园内嬉戏打闹的同时会影响到成人的休憩。因此儿童活动空间与成人活动空间应该有一定的植物或者构筑物隔离。
(2)儿童活动空间应减少台阶,尽量采用缓坡解决高差问题,增加区域可达性。
设置低矮灌木或色彩艳丽的植物划分活动空间,保证儿童能够安全的玩耍。地面铺装添加颜色艳丽的指示性标识,引导儿童活动。
4.3 交通系统安全性
因儿童行为习惯使然,发生危及自身安全的行为可能性较高,因此应保证交通系统的安全程度。
(1)考虑到园内消防安全,园内主路两侧不宜种植高大树木,以便消防车顺利通过。
(2)不设置机动车通道。为了游客安全的散步及保证儿童的安全,园内应尽量减少或避免设置机动车通道;增设地下停车场,减少交通拥堵。
(3)园内多设置小路,周围种植色彩斑斓的植物,满足儿童的探索欲望。但是要保证小路的安全性与可达性,设置路灯及监控,减少死角。
(4)道路规划应符合儿童人体工程学,比如台阶高度不宜超过0.15m,宽度不超过0.30m,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休息场所,方便婴儿车及新手妈妈的休息。道路采用味道轻,安全度高的材料,比如木屑、天然橡胶等,增加地面摩擦度,防止儿童意外摔倒。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铺装多采用渗水性能强的材料,保护生态系统,见表1。
4.4 打造水景互动性
水系设计可以串联整个公园系统,也会给处于静态的公园空间带来动态的活力。
(1)对于水景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安全性,儿童活动量大,喜欢探索新事物,对动态的事物尤其感兴趣。特别是公园中的水景,不论是静态水池还是喷泉或流动活水区域,深度尽量控制在150~300mm 之间,周围必须设置栏杆及明显的警告设置。
(2)在保证儿童安全性的同时,增加儿童与水体的互动性。让水体带动整个公园活动起来,可设置沙滩等供儿童嬉戏玩耍的空间,增加趣味性。
(3)关注生态环境,水体周围种植植物,保护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让儿童在戏水的同时接触动植物,并在大人的指导下与他们和平共处。
4.5 丰富植被多样性
城市公园的植被景观营造可以实现大部分人的视觉停留,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因注重丰富度与合理度的表达。
(1)保护原生植物生态系统,增强植物层次与视觉效果,加入颜色斑斓的新品种植物,完善生态系统多样性。
(2)道路旁边多种植遮阴植物,儿童可在阴凉处游玩,增加儿童在公园中的逗留时间。
表1 儿童公园交通系统安全性设计要素
(3)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四季都有植物可供欣赏,多种植常绿植物及赏花植物,在有色植物的选择中尽量选择暖色调植物,增加园区活力度及趣味性。适宜设置植物园,在植物园内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儿童可参与其中,辨识植物种类,扩大知识面,增加趣味性,启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表2 儿童公园植被多样性设计要素
4.6 建筑小品合理性
(1)儿童的本性是探索,适当增加园内危险系数较低的构筑物的搭建,加入仿生技术等科技手段,在与园内整体环境协调的情况下增加互动性。
(2)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休息设施,儿童体力耗费较大,需要的休息空间较多,选择较矮的桌椅,增加颜色多样性,让儿童保持新鲜度。
(3)卫生间内设置母婴室、儿童马桶和儿童洗手池,保证儿童安全、舒适地使用卫生间。
5 小结
综上所述,在设计儿童友好型公园时应站在儿童的角度观察世界,通过对儿童心理的把握合理规划城市公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儿童的安全性,体现儿童友好型公园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