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务风险管理与合同审查在合同诉讼与纠纷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07谷艳强
谷艳强
(大地工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381)
企业法律风险关乎企业的运营安全。外部律师作为职业法律服务提供者,在凭借其先天优势受到企业青睐的同时也暴露出缺乏弹性、成本高昂等局限性。内部法务作为企业直接雇员,与企业利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在对法律风险的预测、评估与应对上具备外部律师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与优势。
一、企业法务优势与局限
(一)优势
一是术业专攻、经验丰富。在当今法治时代,法律门类众多,任何一位法律人都不可能成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万金油,只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方向进行深入探究。如今法律服务市场已实现专业化分工,外部律师往往是某个或某些领域的资深专家,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资源齐备、渠道多样。依托其专业优势及背后律所支持,外部律师往往掌握着丰富的法律资源和信息渠道,如法律数据库,庞大的合作关系网,及与政府、法院的关系等,这就使其能在提供法律服务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种优势在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时尤为明显,熟悉当地法律、政策、掌握资源优势的外部律师甚至成为企业的唯一选择。
(二)局限
相比内部法务获得较为固定的薪金报酬而言,外部律师收费是相当高的。非诉法律事务一般采用小时计价,资深律师的小时身价数千甚至上万不足为奇,有时一个项目的律师费就可达几十万、上百万;诉讼案件则一般采用按件收费或提成制,尤其风险代理时一个案件律师费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并不罕见。这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二、企业法务风险管理在合同审查中的要点
(一)注意审查合同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对合同有效性的审查主要有:合同文本形式、合同内容、合同制定、合同主体,据我国《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进行规定,但为了避免合同纠纷,主要以书面形式的合同为主,而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也是确保合同合法性的基础。同时合同的合法性还要求合同内容应当合理、不违背法律法规,不得非法损害国家、社会以及个体的利益,不能以不明确的方式隐瞒非法目的;合同主体符合要求,包括年龄是否达到要求,能否代表企业进行签约,明确签订合同的个体是法人还是自然人,是否获得了企业的代表授权等。
(二)注意审查合同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审查合同的可行性是指评估合同的经济划分方式是否合理,合同签订后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能否为公司带来利益,同时从对方的经营状况和履约能力评估合同的可行性,若对方企业经营状况差,或资金运转不足、生产制备能力低下等情况存在,说明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无法完成的问题。
三、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组建专门的法务管理部门,完善合同风险防控体系
首先,企业应当重视法务工作,建立法务风险管理部门,并对该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管理,同时合同风险管理事关重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公司的会计和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辅助,并注重对其进行企业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能够在合同制定、签约、履约等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具备较高的风险意思,对自身企业进行充分了解,确保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对合同相关风险及时进行预防和管理,为企业的长久运营提供保障;同时要明确企业处理合同纠纷的原则,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同纠纷处理方案,在合法的条件下充分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
(二)建立全程动态管理机制
包括合同准备、商务谈判、签订、履约、变更、违约、终止等全过程实施合同管理,及时动态监控合同进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风险进行控制,在合同签订前要注意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与企业规定或了解有冲突、合同内容是否合理、具备法律效应等;在合同签订时,要注意代表人身份、签订企业名称、姓名、时间是否有误;履约过程中注意对方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了货物供应或支付款项,以及履约过程中对方企业的运营状况是否稳定或良好;合同变更或违约时,要明确责任方,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平等条约,以及相应改变后相关问题是否同步一致;合同终止时确保合同内容全部履行完成、款项完结,处理完后续的合同关系。
总结: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合同经济纠纷是较为常见的,且难以避免,对企业形象和正常运营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对此,企业需要重视合同风险管理,加强企业的法务风险管理建设,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案,在合同审查、签订、履约过程中,加强动态监测,尽量减少合同经济纠纷的发生,以及降低合同经济纠纷对自身企业合法利益造成的损害,促进合同双方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