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变电站电网稳定的因素及控制
2021-01-19王浩
王浩
(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新疆 843300)
电能作为新时代人们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为了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我国随之开展了变电站项目建设,使得我国变电站变得越来越多。在变电站中,电网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其不仅决定着最终电能的应用效率,而且对变电站建设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可见,变电站电网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然而,从实际角度出发可知,变电站电网运行中仍受到了许多因素影响,导致最终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采取措施及时控制这些影响因素迫在眉睫。针对该内容,本文将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一、影响变电站电网稳定的因素
通过详细划分可知,变电站电网中主要包含有发电、输电以及变电等重要环节。从变电站电网的应用功能角度出发,电网功能主要可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方面发挥出强大的调度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原来的电能按照规划要求规范运行。然而,在实际的变电站电网建设改造中我们可以发现,变电站电网作业正面临着许多因素干扰,这些因素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势必将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将以企业接入110kV变电站为例对影响变电站电网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根据图一可知,接线方式在设备布置次序上存在问题。设备布置顺序为:母线侧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断路器-主变侧隔离器-主变压器。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把电流互感器布置在短路器外侧。实际运行中,若电流互感器出现故障,跳主变断路器。对于出现故障的电流互感器,如果不能快速切除,势必将导致故障越演越烈,最终导致110kv变电站全站停电,造成整个电网事故出现。
(二)由图二可知,该接线方式主要为单母线带着旁路母线进行接线,开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专用的旁路间隔。在线路检修的时候后者是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的时候,旁路母线不仅没有办法应用,而且不能正常运行,这无疑将在最大限度上影响到线路检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2]。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之所以会对变电站电网稳定造成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变电站中部分设备暴露在了作业外。此时只要气候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就会对供配电操作造成直接影响。
二、影响因素的具体控制措施
由上述可知,影响我国变电站电网稳定的因素一直存在。这些因素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将影响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为保证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具体控制措施。
(一)提高质量水平
从变电站电网项目组织阶段出发,强化变电站电网质量控制,并为其制定一套合理的工程方案。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开展中,应尽可能协助设计单位搜索更多资料,让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得以提升[3]。施工图纸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变电站电网的符合大小以及分布情况等,选择最佳的变电站站址、设备主材等,当然,还需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施工图出现漏洞,保证变电站电网的稳定性。
(二)注重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变电站电网建设实施中,首先需要增强对重要信息、资料的收集,保证参建各方能及时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其次,需要调整好工作方式,提高施工质量,防止因信息流通不畅导致的变电站电网建设延期或者是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出现。最后,可通过信息共享,保证各部门参建人员能做到相互学习,借助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而在提高变电站电网建设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推动变电站电网调度的信息化改造。
(三)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
据调查研究可知,变电站电网在正式投入运行的时候,电能调度系统非常容易受到人员操作不规范的影响,最终导致变电站电网稳定性降低。其中,工作人员错误操作主要表现在:值班人员错误的调控,导致供配电系统的误动作等现象出现。这类现象的出现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将烧坏已经连接好的线路或者是设备。基于此,供电单位在变电站电网的调控期间,应安排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强的人员值班,并明确要求值班人员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技能型[4]。当然,还可通过对人员的培训,让其在值班时面对突发情况能做到灵活处理,尽可能防止变电站电网故障出现,提高变电站电网稳定性。以上就是控制影响变电站电网稳定因素的主要措施,有关人员必须对其加以重视,进而在提高变电站电网稳定性,满足人们对电能需求的同时,保证变电站电网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总而言之,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电,变电站电网随之应运而生。但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变电站电网稳定性现阶段仍遭受着部分因素影响,分别是质量因素与环境因素这两个方面。面对这些因素影响,我们可从提高质量水平、注重信息化技术应用以及规划人员操作这三个方面着手,在提高变电站电网稳定性的同时,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