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07赵壮
赵壮
(德州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研究院,山东 德州 25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机械工程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较为瞩目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导致我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起步较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程度和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但是随着电子市场的不断加快,机械工程领域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当下机械电子之间已经由原来的能量连接转为智能化、自动化连接,相信在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中,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将更多的应用到机械工程领域,全面实现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一、机械制造工程特点
我国机械工程一度处在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和机械设计相比,机械制造要相对领先,尤其是传统机械制造行业,更是在全球行业当中处于有力竞争地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机械工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机械制造技术具备工程性,现代的机械制造更加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技术,需要机械工程在应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和现代化技术的融合。其次是综合性,当代的机械工程应用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然后是统一性,机械工程在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中,机械制造企业要在机械制造过程及机械产品本身采用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最后是全球性,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是往后的主要发展进程,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科技、金融等手段不断占据市场份额,这将导致往后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然而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机械工程领域在机械产品的针对性以及制造系统自动化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PLC技术的应用
所谓PLC技术,则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主要是采用了一种可用于编程的存储器来完成相关的逻辑运算、定时、计算、计数及顺序控制等相关的PLC运行指令。为PLC控制技术的基本结构,参与PLC控制的主要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及外部设备、拓展、存储器、输入/输出的相关结构。现代计算机应用功能技术及继电器控制技术组合行程了技术化程度很新、很高的PLC技术。PLC技术依靠其非常低的资源消耗量及很强的适应性能使得其应用功能相对比较稳定,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气过程的应用功能过程中,采用PLC技术不断地对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综合处理的基础上,从而不断提升PLC技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电气工程中,从而促进电气工程稳定和不断发展。
(二)远程监控及在线检修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还表现在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传统的监控、检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远程监控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对电气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运行状态、故障情况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比如在一些风电场、水电厂应用的“无人值守”模式,已经达到少人或者无人值守的监控现状。这样一来,逼近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从而降低了成本支出,促进企业的发展。但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还需进一步进行发展和完善。
(三)智能化控制及故障检测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从而显得电气工程的相关控制变得更加智能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电气过程中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运用,使得电气工程中一些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解决一些在电气工程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电气工程的故障诊断方面,能够迅速发现故障点,从而给出相关的故障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吧故障问题传递给监控人员,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气工程故障进一步增大的可能性。
(四)电网及变电站方面的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的应用过程中,通过采集相关的电网运行数据及电网的相关运行规律为电网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电网工作的分析和管理,对于电网中出现的故障信号进行预警,从而第一时间可以通知电网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调整,避免更大的问题出现。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方面的应用,从而能够满足变电站的相关设备的运行监测工作变得简单化、自动化、智能化,大大地节省了人力,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技术不断地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对变电站的控制工作。
总结: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工程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机械工程高速发展的前提,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协作,才能机械工程领域更上一层楼,让机械设备具备功能全面、性能优良和稳定性可靠性良好的优点,并满足国家的发展方向,实现国家制造领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