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记者道德自觉性

2020-12-07张莹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张莹

(延边广播电视台,吉林 延吉 133000)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民众已经很大程度的参与到了新闻传播甚至是制作等重要环节中来,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发展目标。这样一来不仅要确保新闻记者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具备符合媒体行业发展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要激发新闻记者坚守职业底线的意识,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收集新闻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伦理丧失事件的发生,进而使新闻更加具有真实性。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道德自觉性研究背景分析

2019年11月7日,国家主席在第二十个记者节到来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代表、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代表,与此同时对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向四做”的希望:一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做一个政治思想坚定的新闻从业者;二是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做好新闻传播的引领者;三是树立远大的新闻志向,兢兢业业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四是坚定正确的工作导向,努力成为一名作风优良的新闻从业者。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向四做,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的发展需求,这个希望的提出符合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步入新时代后社会民众对新闻工作者的殷殷期望,更重要的是适应了我国国情,新闻从业者要充分发挥在岗位上的作用,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日常工作中,新闻从业者不光要做好“四向四做”,还要充分践行“四力”要求,练好笔力、脚力、脑力和眼力,这是习总书记对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殷勤希望。进入全媒体时代后,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新闻工作的质量,履行好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需要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自觉性。

二、全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对自身职业有清晰的认知,实现言行与身份的统一

处理好义务、权利和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激发新闻记者自动实现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记录者,是新闻工作的先锋,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是衡量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标尺,新闻面对的是广大社会民众,任何一条新闻都有可能带来强烈的社会影响。如果只是将记者的身份进行明确定位,那么社会民众必然对其身份有十分强烈的期待,因此,新闻记者传播的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民众的认知,需要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道德自觉性,这是新闻记者从事该方面工作的内在要求。社会民众的认知中新闻记者始终扮演着信息传播、引领舆论导向、服务社会和抨击不文明行为的角色,对其行为有较高的期待,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形成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并且在日常传播信息过程中实现行为和自觉意识的高度统一。

(二)行业要积极加强自律,提升新闻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新闻记者的自律包括新闻媒体行业自律,新闻行业自律是强化整个新闻行业职业道德水平建设的重要方式。目前,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新闻媒体自律机构和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存在的价值主要是对全世界的新闻媒体行业从业者行为进行管理和强制约束。但是,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新闻媒体约束和管理的组织和机构,现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还需要根据目前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种自律准则,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如果出现记者个人或单位道德失范的情况,则进行相应的通报和警告,同时还要鼓励各个新闻媒体建立内部自律准则,对于出现的虚假报道和有偿新闻进行约束和惩罚,从而形成一整套的自律体系,进而使新时期的新闻媒体行业自律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倒逼新闻记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其自主权限也越来越宽,进而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这就造成了新闻媒体行业记者越来越不重视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过度追求利益,最终导致了各类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的出现,如果只是对行业以及从业者进行强制约束,将无法消除这些事件的发生概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监督组织,在监督媒体行业行为的同时,还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让新闻报道在阳光下进行,积极消除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新闻记者的职业行为得到规范。

三、结束语

新闻与社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新闻记者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新闻记者的自觉性决定着新闻的真实性,所以需要社会各个主体参与到规范新闻记者行为中来,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