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实践及探讨
2020-12-07王燕妮
王燕妮
(宿迁市水利局,江苏 宿迁 223800)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科学建设水利工程才能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而且水利工程还能够对防洪抗旱、改善水环境、保障水资源供给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作为资源的属性日益显现,而水利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地基层水利建设大规模推进,随之而来的管理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健全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部门的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水平。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能够保障防汛安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服务民生;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程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促进基层水利工程现代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新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所需。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和制度,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等管理体系,有效解决运行机制、管理技术、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有效杜绝管理体系的漏洞,使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确保水利行业安全、稳定、长远的科学发展。
(三)有效提升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现代化,一个核心要素是管理人才的素质。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和专业素养高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水利行业部门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培养造就优秀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推进基层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
二、推进新时代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建议方案
(一)明确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治水理念,按照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保障基层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程的作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造福人类和服务社会。
(二)强化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理念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对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同时,增强公共安全保护意识和良好的水生态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三)健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
加快构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法规技术标准体系,首先要对现行的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与“放管服”精神不一致、与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实际不协调的突出问题,进行制度修订完善,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使基层水利工程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突出责任落实,使规章制度具有刚性约束力,更具有权威性,为中国全面推进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全面提升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中,要以先进科技为引领,加快推进信息化,实现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的网络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要加快推广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业已成熟的BIM、GIS、无人驾驶智能碾压、智能温控等信息技术,积极引导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建设实践,加快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同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深度融合。
(五)提升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大力提倡钻研业务之风,准确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适应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规律的认识,努力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专业技能、管理水平、管控能力和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扎实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合理改善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有效提升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
总结: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基层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和体系,创新发展管理模式,优化管理队伍,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来全面推进新时代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