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
2020-12-07任浩
任浩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 朔州 038500)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生产领域对发展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电力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动力,始终是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电力资源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必须研究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
一、电网变电运维存在的风险
(一)施工环境风险
变电线路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线路,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变化,使得社会各领域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所以变电线路也随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电力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电网的变电运维存在的安全风险中,施工环境风险是最首要的风险,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把控施工现场,掌握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防止因外部温度、湿度、恶劣天气等影响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二)安全风险
电力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专业性,在电网变电运维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电网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度,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才能够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但是,由于一些变电运维的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此外还存在着设备欠缺、损坏等情况,都为电网变电运维的实际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最终使各方利益受损。所以,必须要提高电网变电运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行为的安全性。
(三)设备检修风险
电力资源的传输、使用,需要通过电力传输设备,如供电线路等。我国电力工程发展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电力设备基础。但是,正因如此,我国一些地区的电力设备存在老化、损坏情况,需要电网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及时地维修、更换。同时,还需要电网变电运维的工作人员制定好定时检测计划,才能够保证电力运输设备的有效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居民正常用电。但是,当前有一些电网变电运维的工作人员,没有制定完善的定时检测设备计划,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进行工作,使整体工作存在一定隐患。
二、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类型
(一)自然因素
一般来说,电网设备多布置在室外,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增加运行风险。例如,气温产生变化,给变电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油面过低或者其他问题,影响运行效益。再如,气候因素。受到狂风和雷电等威胁,电网表面可能会被损坏,给运维工作带来风险。
(二)变压器操作期间,面临着很多风险
电网配置变压器,有助于稳定运行,但是操作不当,则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实际操作中,装置超负荷运行,很可能造成变压器绝缘体损害。设备操作过程中,遇到空载电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也会造成变压器绝缘体损害。使用变压器装置,要严格把控安装和操作以及运维环节,确保设备性能达标。
三、电网变电技术检修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电网变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要注重规范检修行为。以母线倒闸操作为例,若切换继电保护操作,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则存在安全风险。未按照操作流程作业,缺少完整的步骤,也会引发电网风险。除此之外,若对相应的设备,未做好全面细致的检测,造成道闸风险以及问题,也会影响运维的安全。基于此,要严格规范母线倒闸操作,以免产生道闸误差,造成运维安全事故。对电网变电运维检修工作者,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同时采取智能设备或者配置合作者,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作业,保证运维检修工作的安全性。
(二)规范运维操作
运维检修涉及的内容较多,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验电操作。采取检测技术,对电网运行故障进行检查,为后续的维修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以免遇到电路带电的情况,确保运维管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运用安装接地线路的手段,稳定电网的电压。除此之外,做好安全防护,比如绝缘手套等。对作业区域的安全性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风险,保障作业的安全性。二是安装操作。电网变电检修作业中,安装接地线路,通过将多余电压传递到地下,进而解决电压过剩问题。在组织安装作业时,要选择适宜的位置,即极易产生电流的部分,切实发挥措施的价值与作用。操作人员严格遵循规范和流程,先进行接地线端的操作,完成后当接地端处于稳定状态,再组织剩余结构的安装。安装作业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规范操作,以免突然连通,引发检修风险。
(三)引入先进的工具
当前,各家企业积极探索安全高效的巡视检修技术和方法,力求替代人员开展危险工作。比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巡视检查;利用机械臂替代部分检修等,最大程度上保障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减少安全风险,保障电网变电系统稳定运行。
总结:综上所述,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的防范以及检修工作的高质量落实,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完善和优化措施。实践中,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巡视工作效率,规范检修行为,督促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作业,保障运维的安全性,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电网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