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0-12-07韦耿纯
韦耿纯
(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典竹小学,广东 普宁 515300)
古诗文学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我国文学创作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当今教育改革来说,将古诗文融入小学语文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水平,增强了课堂的文化内涵。同时,古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应学习和体验的。所以古诗词的学习将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最重要的补充部分,以及生动有趣形象的体验,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更高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古诗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文是语言和感情的载体,而中国的古诗文将这一形式达到了极致,不仅在语言上更具魅力,在感情上更加丰富饱满,比传统的文章更具神韵。小学教育正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古诗文这类文化精髓,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学情操,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由于古诗文,在语言上平仄押韵,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文学,充分发挥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在另一方面,古诗文又寄托了作者内心异常丰富的感情,这些感情交融错杂在一起,形成了完备的价值情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感情世界,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以此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能够弘扬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学文化,增强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感。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从自身出发,适应新课改
由于教师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起到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适应教育新变化,逐渐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需从自我做起,提升自己文化素养。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将古诗文学习,引入到学生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另外,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通过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致力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学生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应清晰的认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统一式教学,这样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只会拖慢教学速度,降低教学效率,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古诗文失去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教学氛围,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古诗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时,就是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诗句所描述的背景通过视频音乐,美术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像画面,使学生记忆得更加清晰,理解得更加透彻,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古诗之美,体会到中华文化之博大深厚。
(二)运用朗读感受古诗词的美,并构建情景画面点记忆
在教室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古诗文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之后,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力,体会和理解古诗文的真正含义,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诵读古诗文。以这种方式才能体会古诗文独具的音律之美和饱含的深刻感情。因为古诗文较为复杂,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并以合理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古诗文所表达的真正情感和内容。例如,可将古诗文压缩为简单易懂的小故事,将古诗文中所描述的画面转化为绘画的形式为学生勾勒出诗歌中所描述的美丽世界,同时让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在头脑中映射出这些美丽的画面,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文。教师可以开展示范朗读,鼓励学生大胆读出来,多加展示,相互讨论,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诗歌朗读的美感之中,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学会体会理解古诗作者本身所表达的内涵。
结语: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将其引入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完善学生幼小心灵的感情世界,丰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古诗文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净化心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深厚。在教育改革之下,教师应积极融入改革大潮,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思想,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安排古诗文学习,大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融入古诗文的世界,体验诗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