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7胡文娟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胡文娟

(南昌市京安学校,江西 南昌 330029)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只是一味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目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都开始重视艺术修养,而在小学美术方面,也开始引进民间美术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而且可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教师在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时应采用一定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1]。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历史悠久。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对小学生的学习具有深远意义。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任何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接受力良好。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间文化,进而加强对民间美术资源的热爱,提高教学质量;其次,由于民间美术资源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文化,而且艺术表达形式简洁明快,没有相对功力的色彩,这就预示着民间美术资源可以被引入小学课堂内,可以让学生在接触民间美术时激发思想共鸣,进而加强民族自豪感;最后,民间美术资源制作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就地取材。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潜力,并将民间文化发展传承下去。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事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断被改变,而这种情况很大地改变了民间美术资源的生存发展,许多民间美术资源被电子产品取代,人们追求更高效更快捷的生活方式,对民间文化置之不理,很多的民间艺术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对于教育方面,能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民间美术资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而且在实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素质教学的广泛开展,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民间美术资源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要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模式,新模式与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相结合,良性发展促进教学[2]。

三、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传统下的民间美术资源经过长时间的传承与洗礼,已经变成了经典艺术作品。而在教学中,教师想要把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当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积极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理解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吸纳民间美术资源的同时爱上民间美术。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民间美术的学习时,应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以民间美术资源中的剪纸为例,剪纸是一种风俗习惯,在一些节日中,人们习惯用剪纸来装点生活,很多地方现在还保留着这些风俗习惯。为此,教师在剪纸教学中,可以在课前准备时,搜集一些有特色的剪纸以便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观摩,以便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剪纸是怎么剪出来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还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剪纸艺术的理解[3]。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

在日常的教学中,想要将民间美术资源更好地带入课堂,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下,带领学生体验民间艺术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深民间艺术,进一步体验民间艺术作品的魅力。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小剧场进行现场观看,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民间美术艺术的魅力,在观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4]。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美术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在兴趣和体验中进行教学,还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要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性,就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培养感悟能力,鼓励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感悟,并在感悟中总结出经验,加强学习。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至关重要,既让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使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实现良性发展。

结语:总之,在新课标标准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民间美术艺术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增强学生学习的爱好与兴趣,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主导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广泛地听取学生意见,并在意见中总结成长,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