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域下中职班主任工作思路分析

2020-12-07张秀英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张秀英

(重庆市农业学校,重庆 401329)

引言

中职学生的身心逐渐成熟,这一时期,学生对未来茫然,对社会认知不够,但是充满激情,无所畏惧,容易被不良风气影响。而且,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最为叛逆的时期,他们不再愿意和教师、家长交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但是内心又非常脆弱,遇到问题缺乏理智、正确的处理方法。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个性,引导他们了解生活、生存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理念是学生遵从老师的教导,表面上虽然学生非常顺从,但是内心和老师是疏远的,不敢、不愿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这种状态下,教师传导的教育内容就不足以让学生全部接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抗拒。而人文关怀下的教学工作,不再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提倡的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友谊。教师在和学生的友好相处中倾听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问题,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人生经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而实现教育的目的[1]。可见,人文关怀理念下,班主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来开展教学工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这对于他们不良心态的改善非常重要。要知道,中职学生多数比较叛逆、调皮,性格偏激,人文关怀的实施可以增强他们对班主任的认可和信赖,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对自己进行约束和管理。

二、用“爱心”滋润学生

很多学生心理、性格出现问题,是因为缺少爱的缘故,旁人的冷漠、家庭的不和谐、学校的忽视等等,会让学生觉得这个世界是冰冷的,自己是孤独的,再加上学业的压力,若学生情绪得不到疏导、宣泄,可导致学生焦虑、抑郁。此外,部分学生家长过度关注学生成绩,强制学生学习等行为,让学生内心非常压抑,物极必反,如果不及时改正或者调整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导致他们走向极端,后悔莫及[2]。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就是给予学生“爱”的滋养,让他们不再孤单、恐惧、彷徨。我班里有名学生,军训没坚持完就要退学,但是家长不同意,为此这名学生不惜破坏纪律,想让学校直接开除他。我没有批评这名学生的违纪,也没有放任他退学,而是在他吃饭的时候跟他坐在一起聊聊天,军训的时候到广场鼓励他几句,几天后我找他聊天,从交流中我知道了他要退学的原因是因为家长命令他考试必须前三名,考不好就会遭受打骂,他想逃离家庭、学校。了解情况后,我和他父母进行了深切的交谈,改变了他父母的态度,缓和了学生和家庭的关系,而且在平常,我也多关心这名学生,当他遇到学习上的问题,耐心地帮他解决。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考试成绩也名列前茅。人文关怀视域下,教师的“爱心”可以化解学生的怨恨,可以给予学生勇气。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多个方面观察,不能仅凭成绩就判断学生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是体育非常擅长,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但是语文非常棒。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不足和特长,并给予学生表现特长的机会,对其不足进行指导,逐渐提升学生综合能力[3]。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会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成绩好的学生产生傲娇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人文关怀视域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体现每位学生的价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他们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比如,让擅于画画、唱歌的学生担任文艺委员,组织班级的文艺活动,教师的这种信任和肯定会激发他的荣誉感、价值感,调动其上进心。同时,教师在文化课学习上多给予其关注、帮助,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最终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升。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是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他们比同年龄的高中生更早地进入社会,但是知识基础薄弱,人生经历匮乏,因此,班主任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理想。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工作思路是秉承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等原则,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以实现中职院校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