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2020-12-07闫俊
闫俊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九中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即“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最本质要求就是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直接关系青少年学生成人成才与否,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2019年发生在香港的事件也充分说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针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这一新的历史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就成为我的思考课题。而且以往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浮于形式、失真失实、失于成效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多数停留在课堂理论灌输式层面。而要使学生通过实践中去感悟、去体验、去升华对祖国自然而然的热爱之情,使学校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时时处处,进行有感染力的实践教育、体验式教育,探求教育的新途径新对策,这才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二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三是坚持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世界眼光相结合,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突出特征。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处在承前启后位置上,既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延续,又是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最本质要求就是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因素。因此,我在实践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游学、社交群、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渗透式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球观世界观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使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自觉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自觉把爱国与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相统一。
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国家对国民的起码要求。概括起来各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公民教育、本国自然地理状况教育、各国现行政治社会制度教育、历史名人事迹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诸多方面,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把家庭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其次是学校教育。分为显性课程式教育,包括“公民课”“历史课”“人文课”;隐性渗透式教育,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让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所以说国内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视的。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主要存在内容和要求“过高贪大”的现象,且对于“忧患意识”教育不足,这些方面我们也可以相互借鉴,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方法、途径、策略为我所用。我们也要充分利用中国崛起中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去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我国在互联网、移动网络中的优势去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策略。
除了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实验研究外,我还进行了1,游学;2,爱国主义网课;3各种抖音快手短视频;4,学生互联网上与外国学生通过交友,宣传中华文化,发展成果;5,爱国主义基地实践活动;6,班会,诗歌,征文;7,大数据、互联网+调研推广;8网上调查问卷;9、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图片展等等研究形式,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首先,我利用网上调查问卷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方式、实际行动现状等进行调研,较真实的掌握了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现状。其次,我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的便利条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爱国情感,使之转化升华为爱国实际行动。较以往单纯以课堂灌输式教学,学校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有了很大突破,扩展延伸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校教育延伸到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时时处处,进行有感染力的实践式、情感体验式、渗透式、自发式教育。
通过大数据网络调研法,利用网上调查问卷对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接受方式、实际行动现状等进行调研,较真实的掌握了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现状。积极开展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多学科爱国主义教育赛讲赛课活动,如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语文科等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国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自觉萌生对伟大祖国热爱之情、增强“四个自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游学、研学、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图片展、我与外国青年交朋友、班会、升旗仪式、大合唱比赛、歌咏比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红色记忆教育、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进行有感染力的实践式、情感体验式、渗透式、自发式教育。
我还通过创新作业内容和方式,让学生通过制作各种抖音快手短视频、通过网络与外国青年交朋友聊天等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还可以引导学生评述“香港事件”,从而增强“忧患意识”,更加真切的认识到国家、祖国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增强责任感,启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总之,我将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当前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等方面入手,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对策进行深入考察、实践和研究。力求使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情感、并主动转化为爱国报国实际行动,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