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2020-12-07曾艳丹
曾艳丹
(江西省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南 341000)
引言: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将思政教育融合进来已经是思政工作的基本任务。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们的综合水平有所提升,具备思想高度,进而可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思政的方法
(一)基础知识中的融入
教师在针对计算机的历史知识讲解时,可以对我国的传统珠算知识进行讲解,以此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而在分析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时,可以为学生们普及我国的计算机,诸如“神威·太湖之光”便是世界范围之内,首个计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十亿次的计算机,不论速度、持续能力还是功耗,都在世界居首。如此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计算机水平的发展状况,明白计算机技术已经不再是欧美人的专利,提升自身民族自豪感。而在针对汉字编码知识讲解的时候,可以额外进行知识拓展,诸如我国最早在引入计算机时,部分人群人为其无法正常完成汉字显示,但是经过相关人才的不懈努力,最终克服了这一难关[1]。
(二)系统知识中的融入
在分析CPU内部的具关系时,教师便可以尝试将团结教育引入进来:CPU为了能够正常运行,内部运算器、控制器以及寄存器缺一不可,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实际工作。之后再分析我国华为公司开发的信息操作系统——“鸿蒙”,该系统可以应用到多个不同的电子终端之中,包括手机、电视机、汽车以及平板等,让学生们了解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在分析Windows操作系统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采取创新教育的方式,包括每个版本系统的主要优势以及存在的缺陷。
(三)电脑软件中的融入
在分析Office办公软件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展开。
其一是文本编辑,通过将十九大的内容渗透进来,并利用网络中搜索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制作一个长文档,并为学生们展示编辑的具体过程。如此不但能够完成技能传递,而且还能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其二是图表编辑,教师可以将我国2019年的GDP数据和表格整合在一起,制作对应的柱形图。以此展开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们了解编辑的具体方法,而且还能提升自身民族自豪感[2]。
(四)网络基础中的融入
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进行内容传递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之后再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告知学生们如果随意利用互联网进行内容传播,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网络分辨能力予以培养,毕竟网络中的信息数量有很多,而且参差不齐,高职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只有做到深入思考,把握判断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思考其背后的政治立场是否正确。
二、思政教育融入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注重实事求是
所以教学内容都要做到有根有据,真实可靠,不能随意编造。尤其是进行案例选择的时候,最好可以从一些正式出版物之中进行提取。
(二)突出重点内容
在进行思政知识融入的时候,理应确保和学生们的个人专业存在联系。而且在方法选用时,最好可以做到无缝连接,让学生们不会有突兀感存在,进而确保教育工作和技能培训真正做到有机结合。
(三)合理运用方法
在进行技能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时候,理应保证方法足够合理。诸如,一些教师喜欢使用短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教学,尽管可以有效完成思政内容渗透,但二者的结合需要足够紧密,不能让学生们感到十分多余,从而能够将其作用全部展现出来。不仅如此,整个课堂的氛围也会有所改善,促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四)合理控制时间
计算机技术培养本身就是个长期性过程,需要教师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和个人精力,因此在进行思政内容融入的时候,一定不能投入过多资源,以防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若是时间过长,一些学生就会出现反感情绪,认为自己的学习时间被无端浪费[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通过引入思政教育,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还能使其思想意识得到提升。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毕业后就能更好地进入社会岗位,为其发展带来了诸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