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2020-12-07王曙辉
王曙辉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银河学校,江西 南昌 330200)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目前学校以及教师的工作重点,在小学时期,学生在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差,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从自身开始创新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手段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
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及自身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通过培养而获得的一些综合能力是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的价值在与能够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技能,来不断地强化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能够将数学的思想合理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达到对整个世界进行一个思维上的理解。所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未来的生活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以此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点展开科学合理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全面发展。
二、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构建合理的生活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于生活,数学这门课程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它在学生的现实生活用具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让学生将数学学得透彻,并且具备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1]。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是否能够切实有效的在生活中进行应有,能够凭借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来正确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构建合理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带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放飞学生的思想,在情境互动中张扬自身的个性,从而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构建一个合理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在我们的家里都有哪些与课本上的图形相近的物体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对于熟悉的家庭环境小学生一定都非常的感兴趣,并且可以积极踊跃地从回忆中寻找答案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家里的表是圆形的”“墙壁上挂的画是长方形的”“桌子是正方形的”通过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的引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培养[2]。
(二)提升课堂趣味性,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尽量地释放课堂的主动权,将主动权归还到学生的手里。传统的被动知识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学习效率就会有所下降,形成厌学甚至不学的状态。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化身成为辅助者,从旁进行引导和讲解,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向一个良好的状态发展,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互动性就会不断增强,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都会成倍的增加[3]。
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就应该掌握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主动权的释放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进行释放,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的进行交流和讨论生活中都有哪些图形运动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自主沟通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展开课堂的学习,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和讲解,观察的同时进行问题的总结和分析,然后统一进行讲解。
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思维进行发散,不断地向外延伸,发挥想象力去结合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拓展了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将学生的知识点进行延伸,比如在认识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视频或者动画,来给学生播放不同的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性,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锻炼思维逻辑能力。
最后教师再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强化知识印象,如此一来便迎合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和学校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锻炼各方面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