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2020-12-07温苏红
温苏红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小松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700)
随着小学教育理念的变革,数学课堂的提问方式,必须保持高度的有效性,很多教师习惯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提问,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思路,导致课堂提问表现出脱节的现象,造成师生距离的不断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开展,要坚持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巩固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锻炼,本身就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来完成,很多教师习惯性的按照灌输式教育来开展,不仅对小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在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用上没有科学的提升,难以在课堂的综合教育模式上更好的塑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在提问的难度上较高,难以让小学生快速、准确的作答,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长期优化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小学生的专注力,让他们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思路、科学的方法来完善。为此,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模式要进一步的创新,在提问的魅力上科学的塑造。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一)把握层次,由易到难
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较高,因此在同学们的知识解答和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在提问的层次上科学的把控,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过程来完善,这样提问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各类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积累能力不断的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于让同学们能够对各类知识的思考方式,从正确的角度来完成,而不是按照简单的灌输式教育来开展。
《圆》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面积公式的计算和推导,要懂得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转变。例如,“同学们思考一下,圆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圆形是否可以演变成其他的图形?圆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该如何优化?”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来思考和学习。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如果完全依靠小学生自己的能力来开展,不仅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还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阻碍。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让同学们看到圆形是可以在不同的拉伸情况下做出变化的,可以将圆形在拉伸以后变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结合已经掌握的面积推导公式,与圆形的特点相互结合,这样在圆形的面积比教学上,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来思考和进步,得到了更好的学习成绩。
通过在提问的过程中,按照由易到难的模式来完成,能够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的引导,指导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数学基础的打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把握问题的关键点
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本身而言,想要在提问的有效性方面更好的提升,一定要在问题的关键点做出科学的把控,这样才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问题的把握需要观察同学们的学习天赋和学习状态,不要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这样反而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升。
《认识角》的教育过程中,要求同学们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并且准备好量角器。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让同学们对不同的角度知识点,以及衡量角度的方法来思考。对于简单的角度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是可以快速掌握的。但是,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同学们则难以更好的调整。例如,“同学们,如果一条直线围绕一个点转了一圈,那么是多少角度呢?转了两圈,又是多少角度呢?”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最多只知道平角是180°,但是对于转了一圈的角度则并没有正确的认知概念。所以,教师要抓住这样的关键点,让同学们对自身的数学思维更好的开阔,从正确的层面来思考和创新。转了一圈的角度是360°,这是一种特殊的角度,要让同学们在空间思维上更好的形成。
(三)设置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不仅在体系上不断的健全,同时给小学生带来的帮助是非常多的,为了在未来的教育成绩上更好的改善,需要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的成就上更好的改善,还能够促使学生的综合知识掌握得到更多的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路和方法,需要让学生在数学的思考过程中,对大家的想法充分的调动起来,如果完全面向学优生,或者是完全面向学差生,并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受众面积上更好的拓展。
总结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路不断调整,提问的有效性提升成为了必然的走向,而且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巩固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未来,应继续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理念上全面的创新,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方式来锻炼,对小学生的个人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工作开展上得到更好的成绩,让小学生在数学应用上得到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