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行动研究
2020-12-07刘群
刘群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如何培养既了解世界优秀文化、又能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应用型人才值得深思,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目标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一直是教育部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当下教学模式下学生中存在的学习自主性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学生英语学习缺少明确的学习动机与目标:缺乏对英语学科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独特作用的认识、不明确英语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自我效能感不强;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学习缺少计划性、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等。
第三,基于网络等媒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效果不佳——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然而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学生持续使用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意愿并不高、网络课程的辍学率较高,导致听说读写能力应用能力难以大幅提高。
二、行动研究方案
(一)课堂教学——构建任务型教学法基础上的“分层—分流”教学模式
1.分层次教学:提高不同基础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上,具有分层次、个性化、自主式特点; 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种形式;课程内容要求上形成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三种层次。
2.分流多模块教学:强化学生不同学习需求提高自主学习动机
分流教学阶段课程包括:语言文化系列课程,如西方礼仪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英文电影赏析、英文歌曲赏析等,可满足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语言技能系列课程,如“听说+语音”、“阅读+词汇”“写作+语法”组合课程;语言应用系列课程,如开设国外日常生活英语、考研英语阅读、考研英语写作、求职英语等课程;专业英语系列课程,如教育英语、旅游英语、卓越工程师口语等课程。
3.任务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行为与策略
首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培训——开学初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英语元认知策略进行调查;随后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设定学期目标及周目标。其次,课堂教学中安排自主学习活动,如课前十分钟新闻报道、演讲、短剧表演、英文歌曲等,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全过程给予即时指导。
(二)课外活动——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外部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多样性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得以延伸,通过丰富的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第一,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赛前准备让学生见证自己语言能力的成长;学生得以明确语言能力提高目标,还能体会到语言能力自我构建的高峰体验。
第二,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自主学习平台包含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与时间;中心为学生建立电子学档,用于对学生写作测评以及课堂教学效果测评等。
(三)网络自主学习——以微信为翻转课堂输入和输出媒介
基于微信媒介的即时沟通和信息交流,加强了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这种模式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和学习时效性、彰显教学的延展性。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线上自主学习”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系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如学习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激发自主学习动机、激活自主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