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

2020-12-07张晶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张晶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小学,四川 广元 628017)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爱国的意识,还能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优良品德的耳濡目染,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感知。就现目前而言,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幼儿德育教育中,对幼儿当下与以后的发展都有着很大意义,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层面,都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二)为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通过教授一些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幼儿接触浅显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大、中、小学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重要部分,而幼儿的德育教育也不能脱节,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幼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有效的途径,能够为后续教育做铺垫。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仔细筛选传统文化教授内容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相应的教育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能与幼儿的生理与接受特点相适应,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班级实际的情况,从幼儿的兴趣与接受特点着手,从而筛选出合适的内容。首先,老师要对传统文化中育人的价值和内涵进行合理理解;其次,从众多内容中筛选出最合适的一部分;最后,将筛选出来的内容归纳整理好,这样方便在组织区域活动的时候逐渐渗透。例如,老师筛选出有关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饮食以及民间文学等相关内容,再依据整合性原则,协调好文化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幼儿学习目标,如民间的体育游戏和户外体育区域整合、民间文学和需要区域整合、民间手工和美术区域整合、民间艺术和音乐区域整合等。只有充分了解各区域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之后,才能开展进一步的实践教学,从而为后续育人工作奠定基础。

(二)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价值

在幼儿德育教育的教学中,老师要以幼儿身心特点为依据,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开展活动,采取生动、多变的形式调动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学习的热情,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节日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增强对节日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只有将传统节日文化中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尽可能挖掘出来,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例如,老师在进行“香囊的由来”教学时,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式香囊带来,让幼儿进行直接的接触观察,然后开始提问,逐渐引出教学的内容,带领幼儿们认识香囊里的东西,再层层深入的给幼儿们讲解香囊的起源、发展以及作用等。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在讲故事的时候将所教授的内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让幼儿能够更加专注的听讲,还加深了对优秀传统节日相关内容的认识,并不会轻易忘记。

除此之外,也可以从规律与活动的特点着手,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然后通过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从而丰富他们内心的体验。老师可以在如操场、围墙等场所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熏染,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极具文化韵味的环境与活动场地,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尽可能丰富幼儿的文化素养,长期受到多种文化艺术的耳濡目染,幼儿能够更加的乐在其中。例如,老师在户外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围墙上,喷绘出文化经典著作相关的大幅图画,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不仅让图画看上去极具童趣,能引发幼儿的兴趣,也能让他们学习到智慧、勇敢、礼让以及谦虚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再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有关文字的图画,能够让幼儿学习到礼貌待人的品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会关心他人。采取这样有创设性的方式,将原本单调的墙面打造得既具童趣、又有艺术美感和文化氛围,让幼儿游戏休息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长期在这样的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幼儿的文化素养会不断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幼儿心中,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一些新路径,筛选出合适的学习内容。同时,要合理考查幼儿学习的能力,组织安排一些德育活动,不仅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他们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开阔视野、增加见识,这样可以培育出大批民族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都很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