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应用与促进
2020-12-07咸京官
咸京官
(吉林省集安市朝鲜族学校,吉林 集安 134200)
一、信息化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现如今全球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教育部门也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着教育模式的变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语文课堂的创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老师来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促进语文教师在这个平台中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为学生带来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他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让静止的板书活跃起来,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视野,补充课本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快捷的获取资源的查找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从而建立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强化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学生站在多种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信息化的促进策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积极掌握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
学生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查阅资料、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前提,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使用能力: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的简单使用、PPT的简单制作,各种搜索软件的熟练应用等。基于学生掌握一定互联网知识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查阅多种资料,做到这资源的整合分析,从而开阔自身视野,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整合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容更完美地呈现在同学面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为学生整合各种资源,尽量以丰富、有趣的生活实例吸引学生,找到学生的关注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信息化教学,而且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完成语文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来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见解;也可以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上交电子版,让他们进一步练习word的基本功能;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热爱打游戏这一特点,寓教于乐,让中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从而帮助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信息化技术虽然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毕竟信息化技术只是一种落实语文教学任务的促进因素,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防止过度依赖信息化技术,避免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避免课堂过度娱乐化
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会在课文讲解过程中为学生呈现大量的图片以及视频,虽然增添了课堂的娱乐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对学生教材内容的吸收。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做到对课堂的掌控与引导,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二)避免牵强使用
虽然现在大力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手段,但是有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利用多媒体设备。有些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机械式的生搬硬套、过分牵强的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做不仅会混乱正常的教学流程,而且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们注意力被分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课文的理解当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开阔中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完整的思维体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手段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课堂过度娱乐化,避免牵强使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初中学生朝向综合方向发展,从而不断增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