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与做法

2020-12-07周捷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周捷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第一小学,湖南 衡阳 421600)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在数学课堂中设计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结合实际,满足学生的生活认知,根据学生所熟悉生活环境及事物作为设计生活情境的参照素材,情境中数学知识的灌输方式要新颖,所应用的生活案例要丰富多彩。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环节中寻找生活案例,学生喜爱的事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并展开自主学习和思考。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中,教师可用课件演示在长方形土地内种植白菜,但小鸡要吃白菜,要求学生想办法阻止小鸡吃白菜。分配小组进行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多采用围篱笆的方式阻碍小鸡吃白菜,教师可对此追问篱笆的长度,以此引出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式。

二、根据学生的生活技能在数学课堂中设计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要体现它在生活中的存在感,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技能的结合,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和应用,亲身体验、感悟数学的应用方法、魅力所在和增益体现。例如教师在讲解如何看钟表这一课时,可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的关注点高度集中在谜语中,通过解答生活化的谜语来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此谜语说与学生:“小小赛场圆又圆,姐妹赛跑绕圈圈,妹妹高姐姐矮,妹妹跑完十二圈,姐姐一圈才跑完。”调动学生情绪,让其踊跃举手发言猜出谜底,以此引出学看钟表的课题。

数学是在生活应用中所形成。例如学生小东到体育用具店买球,篮球70元一个,排球50元一个,足球100元一个,学校要购置八个排球,五个足球。问: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够球。学生一般解题思路是将八个排球用的钱数加上五个足球用的钱数之和作为问题答案。但方法总比问题多,有的学生想出先计算五个排球和五个足球所用的钱数再加上三个排球所用的钱数之和作为问题答案,或者先计算购买八个排球和足球所用的钱数减去三个足球所用钱数的差作为问题答案。在这过程中,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集思广益,让在训练过程中积累实践应用数学的经验,有利于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技能解决问题。

三、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解读数学的哲学特性和规律性

生活是森罗万象的,与数学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课程更多要求教师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问题,探索数学的客观规律。由于我国仍处于应试制度中,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对各科目哲学性质的剖析,而生活情境下能够将数学的抽象性变为直观性,建构数学模型进行应用和解释。因此教师应从数学教学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去解读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可设计以下环境: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两种套餐,由学生和家长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套餐,并由该学生提出问题,列出诸如24+28、38+28、20+37、28+30等算式,对于能够轻易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心算的方式进行计算,然后着重探索研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相加,通过交流展示、摆小棒说理的计算方法逐步掌握“满十进一”的算法。通过以上举例能够很好地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并在生活情境中参透其中的计算规律,无形中也起到了丰富数学实践应用的经验。又例如在对2位数的乘法进行计算时,可将数学问题设计为如下:班级组织所有师生去公园游玩,共有学生150人,教师50人。成人所需30元钱,学生所需,团体购票30人以上20元/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省钱的买票方案。方案如下:a.全部购买团体票。(150+50)x20=4000元b.成人买成人票,学生买学生票。50x30+150x15 =3750元c.部分买团体票部分不买。50x20+150x15 =3250元。方案的差异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储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紧密联系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日常生活课堂化,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媒介去传导小学英语使用学生能够从积累的学数学的。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学好、用好,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其想象力,挖掘其创新潜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