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模式下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07薛鹤娟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薛鹤娟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把《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设为必修课程,为学生传授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目前传统的授课方式存在着知识更新慢、学生基础差异大、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为了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求,必须要对其授课方式进行改革。本文将分层教学及“翻转课堂”理念引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将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又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更别样的学习方式,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模式优点

(一)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层学习是指在现有课程模式下,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根据各层次设定对应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外的自我学习,最终达到使各层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都有所提高的目的,通过分层学习缩小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知识水平、能力之上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进一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二)激发学习兴趣

高等院校中课程较多,计算机作为一门公共课程,“统一的授课、考核模式”很难引起学生重视,被动学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现象突出,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能够了解自己专业所需,又能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来进行学习,将所学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体验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成就感,一方面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帮助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现行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分层,造成基础好的学生“不够学”,基础差的学生“学不完”。同时,也没有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不同需求,久而久之,产生应付考试的不良心态。而网络学习平台帮助缓解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基础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自主学习,弥补在课堂上与他人拉开的差距,层次较高的学生也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需要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基础》分层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线上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将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部分,课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维发展,课后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迁移。通过前期调研,在电子表格使用中,企业更注重于员工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能力。下面以《信息技术基础》中Excel的使用中“公式及函数”的学习为例来开展课程的实施过程。基础型学生了解函数和公式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函数sum、min、max、if等。提高型学生在使用公式和函数的能够灵活运用一般函数。拓展型学生能够结合单元格的引用方式,将各种函数和公式灵活的运用到日常应用中。

(一)课前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制作公共微课视频、PPT课件、搜集相关的素材资源发布到教学平台。分析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以教材为主的基本学习资源、以应用、拓展为主的教学资源以供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地点来学习相应层次的内容,有不理解或者不会的问题,可以在学习群里或者讨论组里与老师同学们探讨交流。

(二)课中

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汇总各层次学生学习情况,解答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课堂讲解、现场示范操作,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独立思考,主动的学习知识,开展组内交流,教师则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并解答其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后

教师根据学生上课实际情况反馈各层次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复习加强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点,促进知识的内化。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检查自己学习是否达标,遇到问题通过不同途径解决。老师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及考核。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模式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不仅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师生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协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

本文把翻转课堂理念融合到分层教学中,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模式,把学生划分为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规定了不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要求完成作业,解决问题,进行合作讨论,老师则参与到学生的问题解决和讨论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