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教育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020-12-07范广勇
范广勇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西江中学,辽宁 本溪 117200)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其孝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代开始就有了“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更何况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加强调孝德教育,这也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然而,由于初中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孝德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缺失表现。本文围绕初中孝德教育来探讨此阶段学生孝德缺失的具体行为表现和原因,从而进一步阐释孝德教育在初中阶段实施的价值。
一、立足学校,开展孝德教育与学校工作相融合
(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渲染作用
孝德是初中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是应该被放入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如果能够有良好的孝德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在心灵上的感知是有所影响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孝德认同感。学校的孝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设计标语的形式,在学校的宣传栏、走廊、黑板报上进行体现。或许一个不起眼的小故事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孝德文化的氛围,从而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德教育。
(二)组织孝德文化相关体验活动
学校可以结合校方的特点来开展孝德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孝德文化。比如,可以组织开展以“孝德”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在比赛中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将孝德教育日常化。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使集体的进步,还有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立足学生,开展孝德教育向日常教学渗透
(一)养成教育渗透,也就是以养成教育为出发点,增强学生的孝德教育观念
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作为起点,再慢慢延伸到热爱学校、社会和祖国,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和集体意识。
(二)课堂教学渗透,它是学校开展孝德教育渗透最基本的手段
学校要将课堂打造成为孝德文化最为主要的阵地,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就可以通过《论语》中有关孝德的知识进行渗透,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积淀深厚的孝德文化底蕴。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也有一些内容能够体现孝德文化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深入挖掘并且进行梳理。除此之外,课后作业也是培养学生孝德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孝德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知孝德。比方说,在进行《爱在屋檐下》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对孝德文化的知识进行相关拓展。如果要引入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匀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讲讲有关孝德的小故事、名言名句都可以。在这种教学形式的学生,对生活实际会更有感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立足实践,开展孝德教育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一)开展孝德教育,可以与节日、纪念活动等相结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孝德观念,教师可以在重要节假日的时候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纪念活动。比如,清明节开展“网上祭扫烈士英雄”活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孝敬爸爸妈妈的小事”活动、重阳节开展“探访敬老院”活动等等,以上种种都是能够让学生更贴近实际的去感受孝德文化的活动,从中学生的责任感与民族文化认同感都会有所提升。
(二)开展孝德教育,可以与学习先进人物相结合
要知道,偶像、榜样所给予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于“孝亲”的评选表彰活动。用孝德教育去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励学生能够像偶像榜样看齐。另外,也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类似的“孝亲”评选活动,选出班级里的“小孝星”,让学生的闪光点能被大家所看到,从而使学生能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发扬孝道。
(三)开展孝德教育,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作为学校,要秉持“小孝立身,恩泽校园,大孝治国,孝行天下”的孝德教育理念,并将其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从课堂中、从校园里走出来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福利院等帮助老人小孩,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孝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懂得奉献爱心、感恩社会。
(四)开展孝德教育,可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孝德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家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孝德专题教育讲解等向家长说明孝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所起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家庭孝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