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析
2020-12-07蒋艾莲
蒋艾莲
(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中心学校,湖南 湘乡 411400)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材料不够
现阶段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不足。在我国以往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阅读量方面没有进行深入调研,只是以书本为主,很少有额外补充,学生所接受的阅读教育内容缺失更新,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二)教学方式落后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在授课时只是机械按照标准答案来进行,一旦有学生提出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见解或想法时,教师通常以取“与原文表达思想不符”为由来搪塞,却无法给出合理解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面对一堂公开课,教师往往会提前将要提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全部告诉学生,并且点名要求由某人来回答某个问题,只是在教师提问时,学生全部都要举手积极响应,这样填鸭式的公开课对于学生根本起不到促进作用,对于学生自我分析能力的提升毫无帮助,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考试内容固定
小学阅读考试内容多以书本为主,并且阅读基本就是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阅读分析理解以往学过的文章片段,这方面问题答案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另一方面属于完全陌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得分率较低,因为学生平常没有受过类似的训练,难以理解问题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丰富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量越大,对于自身阅读水平提升越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认知能力,在完成教材规定的文本阅读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书目推荐,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体验汉语文字的博大精深,夯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基础,切实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阅读题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多样化,通过大量课外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在进行《父爱之舟》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的《父亲的病》、朱自清的《背影》等相似题材作品;开展《宝黛初会》阅读教学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在《草船借箭》一课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通过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作品主题以及创作思想的理解,拓展学生联想思维、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上,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自媒体、流媒体等先进技术,不断拓展阅读内容,优化学生语文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适合自身阅读且有助于增强知识储备的优质文学作品,拓宽其阅读范围、增长其辨识能力、丰富其文学情感,使学生阅读量足够高,以阅读促进学生三观正、以阅读奠定学生健康成长基础。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阅读热情
教学形式创新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当前,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形式创新行之有效的手段,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精准把握文章知识要点。例如教师在进行《草原》一课的教授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说出所见过最美丽与最难忘的景色,这种不拘泥于课本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通过不同美景之间的比较加深学生对于作者笔下草原之美的印象,再从文字运用的角度理解作者写作技巧,使学生真正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做好自我提升,进行全面思考
阅读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尝试独立思考,对所见所闻作出自我判断。教师在课外阅读安排时做出时间限制以及质量把关,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认真分析讨论阅读材料,让激烈的思维碰撞产生足够的灵感。同时,教师要抛弃固定的教学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要拓展学生思维,不设定唯一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所思所想有一定见地,然后教师与全体学生进行探讨,最终形成认可度较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全新课外阅读考试时,就会触发平常训练时所得到的思考本领。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理应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做到课堂内外双管齐下,课堂上运用多样化的阅读实例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打造出优质教学课堂,课外要积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强大的内外合力,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