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具体措施
2020-12-07梁彩霞
梁彩霞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实验小学,广东 清远 513100)
一、发现问题,正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目前,很多后进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明显缺乏学习动力,课堂积极性也非常低,这体现出他们未能摆正学习心态。此外,在面对数学知识时,后进生通常会有畏难心理,难以集中精力深入思考问题,以至于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也会轻易放弃。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后进生提问时,他们的回答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同时,对于课后作业,后进生经常应付了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差,甚至部分后进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在考试时,后进生的解题思路混乱,书写极不规范,经常会出现解题步骤丢失、审题不清等问题。
二、分析原因,后进生成绩难以有效提升的根源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数学本身的原因。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健全,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同时,数学教材内容较为固化,难以将知识与生活结合,从而使小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很多后进生感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此外,数学的连贯性较强,后进生一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很多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他们的学习状况难以得到改变,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教师授课观念古板。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教法单一,导致数学课堂缺乏生气,难以将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会掺杂个人感情,对后进生的评价不当,对后进生的进步很难做到及时鼓励,甚至部分教师会漠视后进生的存在,致使后进生的学习心态受到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后进生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从而放弃数学学习。
其三,后进生自己缺乏努力。当前,很多后进生未能正确掌握学习数学的方式,缺乏必要的数学学习思维。例如,很多后进生认为,数学不需要预习。正是这种偏激、错误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后进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此外,后进生在做题前通常做不到认真审题,做题后不会检查。
三、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重视兴趣培养
针对后进生教学时,教师应因材施教。大多后进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教师授课时应由简入繁,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考虑到后进生的接受能力,丰富教学模式,并适当减慢授课节奏。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工作。课前,教师可利用PPT制作一些图形课件,在授课时,通过投影设备展示给学生,使其能具象地观察图形的平移、旋转。通过此教学模式,有利于后进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脑海中具象化,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此过程中,后进生的注意力会被调动起来,对提升他们的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重视指导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若想彻底转化后进生,需要帮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后进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授新内容时,教师可带领后进生回顾以往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利用类比等方式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后进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后进生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有利于他们形成新的数学思维模式,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帮助后进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也应重视后进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在给后进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可根据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课后作业的难度,可将作业的考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对旧知识的应用上,借此让后进生循序渐进。教师若能帮后进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效率或将得到提升。
(三)注重情感激励,提升学生信心
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当后进生的心态受到影响后,将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回来。这样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颓废等心理状态。因此,数学教师对后进生教学时,应重视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对后进生的微小进步要做到及时、有效鼓励,从而使其摆脱自卑心态,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若能判断后进生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将非常有利于后进生数学成绩的提升。由此可见,后进生并非无可救药,教师只要找对方法,后进生转化也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