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学不停课,我能做些什么
2020-12-07霍静
霍静
(保定市清苑区北店乡东林水小学,河北 保定 071100)
庚子春,疫情起,举国防,皆闭户。转角色,求方法,为实效,倾心注。新形势,忙适应,巧设计,激兴趣。非常的时期诞生了非常的课堂,非常的课堂催生非常的老师,非常的老师重构非常的思路,非常的思路引导非常的孩子。停学不停课,我能做些什么?
一、不忘初心上好课,一片冰心在课堂
(一)捧一颗红心立规矩
“翻转”课堂先翻转思维,互联网+的影响下,很多学校做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互联网+代表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次网课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探索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重构思路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立下“网课公约”,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约束。
(二)捧一片冰心引方向
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像一只船没有了罗盘一样,在茫茫大海中行驶,却没有航线,只能随波逐流。所以,对我们来说,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每次早读,每天课后都要任务明确,让孩子有目标,有事儿做,才能渐行渐远。有错必纠,有问必答,有困难找老师。作业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普遍问题课上我都会再强调一遍。
(三)三言两语洒几缕情
爱要大声说出来,看到孩子一点点进步我都要及时鼓励,鼓励有时效性,对于低年级孩子更是如此。情要大声传出去。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对于家长的有力支持,别忘了道一声:您辛苦啦!
二、深思熟虑巧备课,空中课堂乐趣生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欢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眼、耳等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的接受教学的信息,能够有效地诱发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我提炼总结,用我拙劣的画笔形象展现出来,让孩子们容易理解,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性的重要责任。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提炼润色,讲究艺术。做到五戒,达到五性。即:忌信口开河,缺乏科学性的策划;忌拖泥带水,颠三倒四的废话;忌老生常谈,千篇一律的套话;忌滥用辞藻,华而不实的虚话;忌挖苦讽笑,动辄训斥的蛮话。力求具备准确性,简洁性,激励性,趣味性,音乐性,应努力使语言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像清泉一样,给学生甘甜,像听相声、看话剧一样,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
三、花几分心思搞创意,课下活动有声色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班级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互动交往的平台,是构成情感交流的有效场所。参加的是活动,交流的是情感,营造的是氛围,这是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所在。何况还有家长在线,活动搭建的交往平台不只是孩子与孩子之间,还有孩子与家长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多维互动使活动更有温度。两个多月的空中课堂,我围绕单元目标,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习第一单元时,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习《找春天》,我们可以“即兴赋诗”,童言无忌,诗情画意;学习《开满鲜花的小路》,我们一起感受爱与分享,孩子们写下了《最美的礼物》。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身边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学习第二单元时,我们一起感受关爱的美好。孩子们讲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讲身边的雷锋,我们讲爱心蔬菜,志愿者,捐款者……孩子们诗歌朗诵《致敬身边的雷锋》,点滴中懂得感恩。
学习第三单元时,我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一起诵读《神州谣》,一起搜集《汉字小故事》,一起做美食小主播,一起畅谈自己的理想。学完后,我写下这样几句话:神州大地美如画,传统节日真热闹,中国汉字故事多,中国美食人人夸,民族团结齐奋发,华夏儿女顶呱呱。
学习第四单元,我们一起感受“办法”带来的美好。《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孩子们已经耳濡目染,很难提起兴趣了。怎样把孩子们拉回到我们的课堂,不让孩子“云里雾里”,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一群孩子就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马,我们也要“想办法”引导好他们,就像文中的老马一样,和蔼可亲,方法得当慢慢引导。这样,“小马”才能顺利“过河”!因此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把故事情节编成小童谣——《小马过河童谣版》。
学习第五单元,我们开展了《走进夏天,走近童心》活动,在我们的公众号一直做到了暑假,一共十九期,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肯定。
四、静心提笔常记录,课后反思促成长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次短暂的事件,教师要做终身学习者,做终身学习者,需要每天都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并不是说将军就一定比士兵有价值,而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所追求,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追求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外界的因素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己的毅力,坚守信念和智慧等因素,决定着教师最终的成就。书到用时方恨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时常觉察自己教学理论的浅薄,理念的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安。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老师要坚持写教育日记,每天笔耕不辍,在写教育日记的过程中反思、总结,积累自己宝贵的教育财富。思多远,方能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