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12-07田雷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田雷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贵州 沿河 565300)

目前来看,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得到了深入推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一定就需要克服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加强数学教学的创新。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心将传统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得益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实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学科是高中理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也比较大。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教师需要注重提升教学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加强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充分认识到实验探究式教学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中的作用。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则难以激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而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则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保证学生深入掌握化学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重视起来。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措施

(一)合理进行试验设计,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加深学生的对化学现象的认识以及理解。同时也是实施趣味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实验重视起来。通过对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 “物质的提纯和分量”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分馏石油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就对混合物性质与分离方法的关系进行总结,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将一定量的溴水分别添加在两个试管中,然后向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 1ml四氯化碳,摇晃并放置一会,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提纯和分量相关知识的理解,并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新鲜的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重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洞悉化学物质反映变化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化学实践可以加深对化学现象的理解,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与以往的化学实验课有所不同。需要以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来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解读和重构。比如在“盐类水解”的化学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对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进行渗透,启发学生对这一化学现象的思考。在进行盐类水解的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试纸来测试液体的酸碱度,在测试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盐溶液的酸碱度有一个直观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酸碱度对盐类进行分类,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盐类的水解有一个规律上的认知,有利于学生解读物质的变化规律。

(三)灵活应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高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同时有很多化学实验的步骤比较复杂,如果强行进行实验,则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设备能够对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直观展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可以在课堂中演示复杂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为学生应对高考打好基础,同时还要强化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诉求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调整,将实验探究式教学引入到高中的化学教学中,通过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以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在实验操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