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2020-12-07李源
李源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一、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设置
目前高职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编导课程的主体性不够突出,由于表演类和教育类课程的课程排时过多,专业课程重心偏移,其他专业课程反客为主。且细化来看各类专业课程分布均匀,缺乏主体课程,舞蹈编导专业可谓“名存实亡”。对于很多高职院校而言,在课程设置如此安排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更为全面的掌握专业技能,可实质上各专业课程都未显现出重点,舞蹈编导专业课程整体显现“模棱两可”的局面。
(二)教学内容布局
在舞蹈编导专业中舞蹈编导课是必修课程,高职院校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并且熟悉单人、双人、多人舞蹈编导的基本技法。观察当前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在教学内容布局这块难以彰显专业特色,从一至三年级基本是按照从独舞到多人舞再到作品呈现的顺序进行,虽然教学安排体现出了均匀化,但学生难以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目标发展,这与人才市场的要求匹配度不高。
(三)择业就业形式
随着越来越多院校开设舞蹈编导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极大的。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社会环境所致,企业对于专业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行业竞争的加大,通常一个岗位面临很多人参与竞选;第二,学生主观意识方面,部分学生毕业后对于就业地区、行业类型、薪酬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进而难以找到相匹配的工作。社会环境属于客观因素,难以切实得到转变,但学生主观意识方面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学生形成了“只有舞蹈老师适合自己”的局限性想法。
二、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建议
(一)强化“编导课程为主,兼顾素材课程为辅”的原则
在高职舞蹈编导专业中编导课程是核心所在,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将此作为主要部分,并合理设置素材课程,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进而有着一定的素材积累放于后续的课程创作过程中。如《舞蹈编导》《剧目排练》《中国民间舞素材》等课程在课时安排上需要重点突出,且编导类课程需要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由此才能够将专业课程的重点体现出来。
(二)进行课程内容调整,融入就业导向理念
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调整方面需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课程内容需要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并与社会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促使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培养更符合人才市场的基本要求,如若高职院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第二,减少必修课程的学时和比例,成立选课委员会,指导学生制定出更合理的选课计划,选修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依托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更为需要的课程。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转变狭隘的就业思想
从当前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择业就业的形式上来看有些狭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着更好的理解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入就业指导课程,并以阶段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对市场形势和就业知识都能够有着一定的掌握,进而在择业就业上能够赋予自身全新的思想。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提供更多供学生实践的机会,主要是让那些自命不凡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经历中重新认识自己,也能够了解职场中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此外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也能对行业、社会有着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办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布局及学生择业就业形式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针对这些不足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持续升级的背景之下,高职舞蹈编导专业只有始终贯彻编导课程为主的理念,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并将就业导向理念和创新意识有效灌输给学生,由此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专业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