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探究

2020-12-07姜玉美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姜玉美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姜家小学,山东 烟台 264010)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微课进行导入教学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微课不仅可以节省教师授课时的时间精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进行知识的学习。

一、对微课教学的概述

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接纳引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仅可以涉及更多的教学内容,更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有机会接受专业名师的知识讲解。微课教学在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等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一教学形式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微课就是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授,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很好地整合资源。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文化内涵。微课的使用如今已经开始向各个学校各个年级普及,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和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极高的提升增强作用,同时也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课堂导入环节开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数学知识抽象概括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地将课堂的相关知识渗透在数学课导入环节上[1],课前可以借助微课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方式进行相关信息的导入,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策略

(一)利用旧知识进行课堂导入

在新授课堂上重现旧知识,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堂导入方式。教师把握好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巩固旧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新的数学知识相比,学生明显对旧知识更加熟悉,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作为一个桥梁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2]。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前导入通过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小结、提炼等等方式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在利用旧知识进行导入时教师应该细致地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精心设计导语充分发挥旧知识的桥梁作用,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导入效果。

以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章节知识为例,这一章学生将要接触到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并且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生之前只学习过加减乘除法的单项运算,初次解除混合运算学生一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微课视频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对单项的加减乘除法进行回顾和复习,然后在此基础上教授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这样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混合运算章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通过提问进行课堂导入

传统的教学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一个很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进一步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要求。教师在新课讲授之前对里面涉及到的一些重难点进行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也会积极动脑筋思考,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以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的《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为例,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可以先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讲述关于对称的概念定义,然后向学生提问: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对称?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动脑思考,从生活实际当中探索关于对称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三)创设实际情境进行导入

教师在导入环节同样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自己平时会遇到的案例出发着手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提升学生学习的熟悉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抽象性,讲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案例方便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3],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以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摸球游戏—可能性》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预测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这样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在生活当中的运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微课视频教学模式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好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坚持和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本文从微课视频的概述和运用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推动微课在教育教学当中更加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