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书法教学策略浅析

2020-12-07张静怡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张静怡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引言:新颁布的《书法教育指导刚要》中指出:“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为“书法教育”给出了基本定位,同时也明确书法课程的内容、目标和途径下面笔者就谈谈书法训练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书法教学面临的困境

近些年来,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完成繁重的作业,学生就得加快写字速度,但加快的书写速度和把字写美是相互矛盾的。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字写美观,而要把字写美观,就要放慢书写速度。如果在平时养成了写字赶急图快、毛毛糙糙的习惯,书法课上很难纠正过来,这就会严重影响书法课的效果。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手写汉字的机会却相对减少了,这不仅严重冲击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忽略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也让人们对汉字的书写依赖迅速下降,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家长和孩子甚至认为,学生没有必要学习书法了,与其花费时间学习书法,还不如练习电脑打字,这些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着汉字书法教学。

二、书法教学优化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想让学生自主自发地进行学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哪怕是书法教学也不例外。单另开书法教学课程的话,学生会对书法产生一丝排斥感,所以教师要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书法教学,前提是不耽误语文教学的正常进度。汉字的最初就是图形,而且每个字的形成都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例如,汉字“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原始大象的模样,然后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看到汉字演变的过程,加上教师的讲解和生动的小故事,学生就能从中发现汉字的乐趣,会对书法产生好奇心,想要更多地去接触书法、研究书法。为了在语文中更加的贯彻书法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大家的趣事儿,将学生和书法的距离拉进,让学生熟悉书法,对书法投入更多的关注。

(二)注重文字结构的讲解汉字

字与书法息息相关,而语文教学中也离不开汉字的书写。在教学汉字的时候,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照猫画虎的会书写汉字、认识汉字就可以了,很少会对文字的结构进行太多的讲解。因为生的经验有限,所能接触到的也就是教师和家长两大群体,教师若是不讲解那些书写时的技巧,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摸索到书写的正确规律。而且因为学生对书写汉字没有整体的概念和完整的认知,在书写的时候只是照着画,审美能力很难得到发挥。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书法的基本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的笔画、结构的上下左右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展示,让学生去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布局,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学生在掌握结构后,在今后遇到文字的时候,学生会根据结构和偏旁进行推理,将汉字写的更加的规范,为今后的学习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利用字帖将书法和语文教育结合

在书店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字帖,有书法大家的、有楷书、隶书…这些字帖的内容也大不相同,有的是古诗词,有的是单纯的汉字,还有的是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语文学习语言词汇和语句的积累,教师可以利用字帖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不过在利用字帖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字帖的选用,字帖是具有针对性的,每本字帖都有不同的风格,临摹什么样的字帖之后的字体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格,对学生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个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进行学习。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字帖的内容,因为字帖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盲目地去选择,让字还没认全的学生去接触高难度的字帖。生的知识来源基本上都是教材,所以生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选择一些学过的文章和段落进行临摹,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巩固了课堂知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进度也得到了保障。

(四)放飞自我,塑造独特艺术品格

书法创作活动中,除了在教师教学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书写哪些汉字,或者以什么方式书写之外,还可以另辟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随便利用手边的纸笔来书写一些汉字,甚至画画图画也无妨。本身书法创作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非要达到多么高深的水平,要将其当作一种有效的兴趣培养活动来进行,鼓励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直抒胸臆,放飞自我,将自己的情感、情绪融入到书法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当中,生不再感觉到自己是“受支配”的,而是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自主性,这样有助于其树立自我意识和自我个性特征,对于其自身社会性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

结论:学习书法,要从欣赏开始,逐步进行执笔、创作活动的阶梯化教学。书法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自身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及其对于书法艺术作品本身欣赏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全方位的引导和提升,达到学生会欣赏、懂欣赏的目标即可,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就是展开书法艺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