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中考体育学生心理训练
2020-12-07马信力
马信力
(简阳市解放九义校,四川 简阳 641400)
中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相比于文化课,中考体育更看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前,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有很多,比如足球、篮球、立定跳远、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等项目。这些考试项目对学生的要求较为全面,除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体能外,还需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这样才能为取得好的体育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即使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动作,也有较好的体能来完成各项体育动作,但在中考体育时,依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由此可见,优良的中考体育成绩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学生应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这样才能在中考体育之时将自身体育水平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
一、进行中考体育学生心理训练的意义
中考生大多还处在青春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经常会有较大幅度的心理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坏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运动成绩,不利于他们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因此,教师可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帮学生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进行中考体育,借此降低负面情绪对学生中考成绩造成的影响。在训练中,教师可帮学生提升自身的注意力及抗干扰能力,还需促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轻言放弃的优秀品质,这对学生取得良好的中考体育成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考体育学生心理训练的策略
(一)树立明确的中考体育目标,调整自身心理状态
当前,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在中考体育时出现心理波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未能树立明确的目标。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考试目标,在训练时会对自己降低要求,很容易在中考时出现紧张等情绪。基于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考体育目标,让他们在主观上养成求胜之心,从而将学生的主动性彻底激发出来。此外,一些学生在中考体育时缺乏自信,他们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在中考体育时的发挥。为转变此情况,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的“三心”,即信心、耐心、决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心态转变过来。笔者在带领学生训练时,经常会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突破。例如,当学生在练习跑步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跑步成绩不断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对于那些跑步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学会对他们进行激励,促使其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从而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跑步成绩。
(二)构建不同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教师若想让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得到明显提升,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初中生的心绪变化无常,很容易在比赛时受到外界干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体育水平的发挥。为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借此让学生可将注意力集中在运动上,从而将自己的全部水平发挥出来。若想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教师需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帮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生若能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自己的运动中,在比赛时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将得到大幅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定点投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在投篮时,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还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投篮过程中,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很多学生在运动时很容易分心,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体育成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运动风险。笔者为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会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先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投篮时,另一组成员在他们周围进行干扰,谁能先投进20个球则算获胜。利用此方式,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有利于他们在中考体育时保持较为专注的心态,从而考出比较满意的成绩。
(三)尝试增加训练强度,促使学生形成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中考体育时,情绪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积极的情绪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变得更快、更强,消极的情绪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全身乏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学生在进行一些对意志力要求较高的项目时,要知道学生的情绪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授课的质量。为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水平,笔者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强度,这样学生每次在上体育课时都需要“跳一跳”才能达到相应标准,长此以往,他们的意志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很多中考生来说,跑步是他们最头痛的一个考试项目。和跳远、投实心球不同,跑步对学生的心肺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学生若想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心肺能力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很多学生在练习跑步时会习惯性放弃,难以进行持续的自我突破,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笔者为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水平,经常会让学生在不良天气中进行训练(寒冷、刮风等),借此帮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训练后,学生应注意适当增加衣物,以免影响文化课学习。通过类似的方式,学生的意志力会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他们在中考体育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结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中考体育的心理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从日常体育教学出发,通过帮学生树立明确目标、构建不同教学情境、适当增加训练强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可见,教师需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学生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才能为学生在中考体育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