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探研
2020-12-07胡光烈
胡光烈
(重庆市江津区支坪初级中学校,重庆 402260)
一、分析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及基本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和同学们共同完成相关内容的同时也能实现共同进步。明确的责任分工是一种创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对能力的培养更有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观念灌输,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及各个领域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科技、文化、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整体性发展。合作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这对于学生主动性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物理教学使用合作学习法的途径
(一)选择合理的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使用合作学习。例如,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性问题,同学们就可以自主学习,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比较复杂,学生很难独立完成,所以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时,应该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进行《声音的特性》的学习中,需要同学们对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因为声音同学们非常熟悉,采用合作学习比较容易实现且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同学们可以使用钢尺等生活用品对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这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还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进行课本上的内容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做类似题目,这种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依赖例题及依赖老师的心理,进而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将这一问题有效避免,合理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调动起来,培养学生对学好物理的信心。例如,教师在进行《串联和并联》这一内容的讲解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从生活中举例,对生活中串联现象及并联现象进行联想,再根据课本上讲的串联知识点及并联知识点进行思维整理,最后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模式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或者画图的方式对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进行表达,教师针对此进行一定的指导,进而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知识点。
(三)把握合作学习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实施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才能保证学习方式更加有效。例如,在进行《焦耳定律》这一内容教授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引入新课:“在平时生活中,给电磁炉通上电之后,导线和电炉丝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磁炉里面的电阻丝热得发红,但是和电磁炉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教师将这一问题给到学生之后,学生基本上都很难找到突破点,更不可能将学习任务独立完成。针对此情况,教师则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点,让同学们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实行科学的评价机制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评价,合作学习中也要重视评价。评价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教师设置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同学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表明,合作学习和传统学习评价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传统课堂的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人,合作学习针对的是整个合作小组,所以对小组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奖励次数可以累积,实现一定的奖励目标之后,教师则可以给学生一次自我挑选的机会,比如挑选座位或是挑选同桌,又或者是任职课代表等,这样则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生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学习到了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爱上合作学习模式。这种评价虽然是一种无声的评价,但是可以起到非常强的激励性作用,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结束语
总之,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一项系统工程,提升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只要能够将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升,都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教书育人之路漫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究,结合学生及班级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合作学习法,让初中物理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