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怎样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

2020-12-07王云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王云

(河北省永清县刘街乡中学,河北 永清 06560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中很多的定理、概念、原理等都可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如,家庭中常用的高压锅,为什么高压锅煮饭比普通的锅煮饭要快呢?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在生活中遇到过,但是如果让学生根据物理的原理来回答,恐怕没有几个学生能准确回答上来。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发黑?为什么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之前会先助跑一段呢?等等不胜枚举的例子,都与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学生能学好物理,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物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严谨的学习态度,还会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物理就像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等待着学生去发掘它的价值,但是,很多学生都反映说物理很难学,因为,它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不知道该怎么学习物理。导致学生认为物理很难学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老师的教学也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自古以来老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授给学生知识,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是教学的任务和中心。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但是这种亘古以来就深入人心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被改变的,老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教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只需要跟随老师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初中物理课堂一直以来就沿袭着这种古老的教学模式,虽然,实施了新课改,但是很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意义,认为新课改无非是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迎合新课改,实际上采用的还是老一套教学模式,或者是套用他人的教学方法。这样做的后果,只能适得其反,对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毫无帮助可言。

要想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们不仅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处理好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还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直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没有新鲜感,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想改变枯燥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掘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在长期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教师要转变自身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树立现代教师观。这要求教师从与学生的关系,与课程的关系这两点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第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似从前那样,现代的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传统教学中,老师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改之后,老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要求老师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不仅能增加他的成就感,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成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现在的教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能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传授知识和检查知识是否掌握上,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兴趣的激发者,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师的传统角色还有道德说教者,而现在,如果老师还是道德说教者,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也要从这种说教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德道路前进,并不断地为学生设置路标,引导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第二,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这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课改下的物理教材,注重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此特点,创新教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师要学会对物理教材的评鉴,看看教材的编写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不符合,教师就应该开发新的教材,同时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三是,提高自己的课程建设和开发能力,使教学课程在课堂实施中不断被完善。四是,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不能像以往那样,以教材为本,成为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还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思考,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独立于老师之外的人。不是老师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他们有自己的头脑,会独立思考,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才能使他们受益终身。老师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使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发现所学东西的价值。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物理的实用性,这样学生就会感到物理的亲切,就会更加愿意学习物理了。

要想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就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比如,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去验证物理的有关概念和定律等。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适当地引导,仔细观察学生做实验的步骤,如果发现有普遍性的错误出现,就要及时地在课堂上指出,以免下次学生再犯类似的错误。学生经过实验的过程,得到了预设的实验结果,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是听老师讲而获得的知识可以比拟的。通过亲自做实验,还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老师把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直接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这实际上是重复老师的实验。虽然,实验能顺利完成,但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老师们应该摈弃这种教学模式,采用适合学生发展,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