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2-07倪雯
倪雯
(江西省贵溪市罗河中心学校,江西 贵溪 335419)
音乐学科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战场,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奠定良好的音乐认知,形成相应的音乐特长,发掘自身业余爱好。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音乐释放压力,在音乐的熏陶中放飞自我。通过和教师同学的交流来加深对音乐的认知,帮助学生培养完善的价值观和内心情感。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发挥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我国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类似音乐,美术,体育的辅助学科在学校和家长眼里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学生学习音乐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不是打算走音乐专业路线的学生,音乐课程无法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其次,我国很多音乐教室在授课过程中,其教学理念较为沉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法将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情境化教学等方式融合到音乐课堂当中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认知和音乐爱好非常不利。
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策略
(一)德育教育的渗透
首先,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就需要音乐教师能够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尤其是在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红星闪闪》,《红旗飘飘》《五星红旗》《黄河大合唱》等都是音乐教材中非常适合进行爱国教育德育教育渗透的曲目。可以说,在爱国教育题材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大合唱,能够有力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认知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为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对于提高其音乐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价值。
(二)丰富的教学方式
其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差异,音乐教师还需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认知,丰富及音乐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体系的正确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化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是构建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最佳方法。例如,对于当下极为流行的中国风音乐,很多学生都难以找到其歌曲的韵律,同时在演唱过程中很难形成画面感。面对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就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比如《丽人行》就是近年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和追捧的一首舞蹈曲目。让学生观看相应视频,不仅可以体会大唐风韵,同时也可以通过演员的服饰,发型,舞蹈,动作妆容等元素来了解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相应文化。说音乐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这种文化理念的传递,让学生在提高音乐技巧、演唱水平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从文化的视角来丰富自身对音乐的认知。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教师能够以音乐课堂为中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高。举例说明,在《唱脸谱》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帮助学生熟悉演唱歌曲,那么学生的认知范畴就仅限于歌曲本身。而如果教师将歌曲内容当成是一个引子,将京剧元素如脸谱唱腔,动作,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那么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尤其是如窦尔敦、典韦、曹操、关羽、张飞其个性化的脸谱特征,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完成制作,通过亲自绘画,佩戴演唱的方式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从而形成对京剧的喜爱。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普及其他的京剧戏曲知识,如唱、念、做、打四门功课的内容,让学生从更多视角切入,了解传统戏曲和当代音乐形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就需要音乐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当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重点,了解所谓的网红文化,了解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将其中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和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音乐理念。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趣味性,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通过课堂教学拓展文化认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体系,完成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注重音乐实践,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