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化工废碱液处理技术

2020-12-07台丽

魅力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氧池沉池碱液

台丽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一、废碱液来源及特点

石化装置废碱液一般年产几千至几万吨不等,约占工厂污染物总排量30%以上。根据来源分为柴油废碱液、汽油废碱液、液态烃废碱液、乙烯废碱液等类,其含有高浓度硫化物、硫醇、硫醚、杂酚、烃类、有机酸盐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属高浓度、高毒性、难降解、强刺激(恶臭)危险废液,BOD含量低,可生化性差。

二、处理工艺

(一)系统工艺流程

废碱液入隔油罐分离浮油后,流入一级SKBS池,先以稀释水调配废水TDS浓度在25g/L以内,并按进水量一定比例连续投加特制营养剂(HN100)和无机营养源(HMM100),供应特效菌群所需营养,同时保持适宜温度、TDS、DO、pH等指标。废碱水在一级SKBS池完成一级生化反应,去除大部分有机物。一级SKBS池出水入一沉池,后自流入二级SKBS池进行二级生化,除残留有机物后出水入二沉池,二沉池出水入排水罐,后送大污水厂处理。一沉池、二沉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SKBS池补充活性污泥,另部分沉淀污泥排入大污水厂污泥处理系统。SKBS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是对生物处理实施强化作用,提高系统抗冲击性,使生物反应单元保持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二)乙烯废碱液“湿式氧化-酸化中和”处理技术

乙烯精制装置产生的废碱液含有高浓度的Na2S,使废碱液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气味,治理难度大,且Na2S是乙烯废碱液COD浓度的主要贡献者。目前,国内乙烯废碱液的处理几乎全部使用国外引进技术,装置一次性投资大,维修、维护费用一直居高不下。通过对乙烯裂解气碱洗工艺和废碱液水质特点的研究,制定了以湿式氧化技术为核心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并对反应器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废碱液处理工艺。该工艺在实现废碱液脱臭的同时,还使废碱液的可生物降解性得到了大幅改善。湿式氧化单元处理后的废碱液经过中和调节pH后,可以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场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处理。

(三)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生物强化装置是生物强化单元重要组成部分,设于好氧池进水及污泥回流处上方。废碱液首先进入好氧池,生物强化装置定期自动从好氧池中抽取一定量的曝气混合液进入生物强化装置,在生物强化装置内强化培养20h(20h为一周期,每周启用2个周期)后再回流入好氧池。后在好氧池中经一定时段熟化,好氧池中最有价值、最具活力的特效生物菌群开始显现分解氧化能力。合理调配好氧池活性污泥浓度、溶解氧浓度、污泥龄、污泥回流比等工艺参数,最大作用发挥生物菌群分解氧化功能。生物强化装置由生物强化罐体、自动控制系统、热媒循环控温系统、曝气溶氧驯化系统和清洗杀菌系统组成,为微生物高效繁育提供保障。生物强化罐体内预置特制培养基、特制营养剂,其作用是繁育强化从原水中筛选分离出的特效菌种。

(四)应急方案

(1)当系统超正压或超温时,关闭生蒸汽调节阀,系统恢复正常后再开启;当系统超负压时,关闭上料泵停止进料,系统恢复正常后再开启;(2)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断料的情况,应按正常停车程序停车;(3)如出现临时断电的情况,先关闭生蒸汽阀门,及时用蒸汽冲洗离心机;打开各效加热室、二次蒸汽管线和真空管线的放空阀门,将系统泄压;当电力恢复正常后,关闭各放空阀,打开蒸汽阀门,启动各泵及其它运转设备,将系统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4)如循环水供应突然中断,应关闭生蒸汽阀门,关闭真空泵、上料泵;打开各效加热室壳程放空管线及二次蒸汽放空管线阀门,将系统泄压;关闭二效出料管线阀门,三效蒸发器及母液系统正常运行,当三效蒸发器内固含量高的料液离心完后,关闭出料泵及母液泵;开启上料泵,打开二效出料管线向三效蒸发器内进料,当各效分离室均达到正常液位后,关闭上料泵,关闭二效出料管线阀门,维持稀料的效内循环。当循环水恢复正常后,关闭各放空阀;(5)如出现蒸汽中断的情况,应关闭生蒸汽阀门,按照正常停车程序停车。如果短时间停蒸汽,各效分离室可暂时存放物料,不必排出,但各效轴流泵及各效出料泵、母液泵必须一直运行,保持内循环和全回流操作,防止结晶沉淀堵塞管道。

结语

石油化工废碱液的处理,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技术。文章述及技术采用蒸发结晶方法,产生的冷凝水可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厂,不凝气经简单处理后也可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具有操作安全、成本低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氧池沉池碱液
在线CI P清洗碱液精确配制方法研究
液化气深度脱硫系统对液化气脱后硫含量的影响
焦化废水硝化系统受冲击后恢复系统稳定参考实例
蒙大公司污水装置好氧池曝气系统改造后节能降耗见成效
氯乙烯合成废碱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辐流式二沉池的结构优化研究
甲醇污水站QWSTN法北池系统COD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二沉池排泥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数值模拟的温差对辐流式二沉池的影响分析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提高碱液利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