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0-12-07韩静
韩静
(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幼教中心,黑龙江 虎林 158400)
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强调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亦是如此,它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发扬并彰显自己的个性。因此,老师应对幼儿园美术课堂的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根据幼儿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制订最合适的教学课件,同时,也要打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保持幼儿的思维活跃性,才能保证他们的艺术思维、审美创作能力得以展现。
一、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自由的绘画环境
在实际的绘画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为了维持所谓的教学环境,往往在幼儿进行绘画的时候不能进行讨论,不能说话,让绘画环境“安静”下来。而教师在巡查指导的时候为了能按时结束活动在不停地催促,让幼儿快点作画,更甚者为了作品的“完美效果”,会直接上手帮助幼儿在作品上添加属于教师的痕迹。绘画环境氛围可以影响幼儿的兴趣,过度安静的紧张的环境会让幼儿对绘画失去兴趣。
在进行绘画活动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大声喧哗,因为会影响别人,但是不应该禁止幼儿交流与说话,绘画活动是一种创作活动,幼儿进行创作的时候兴起时会有想要表达的欲望,有时是自言自语,有时是想跟同伴分享,只要不影响别人,教师应该要给幼儿自由表达的环境。
(二)幼儿参与度较低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促使幼儿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知识,增强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但是从现阶段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部分教师的理论教学部分比重较大,幼儿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这导致幼儿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实践的美术课是不完整的,也不利于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对美术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美术课堂的设计缺乏有效性,没有意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不懂得如何利用师生互动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有些教师只是将师生互动归到某一个环节,将互动局限于师生之间的讨论。虽然其尽心尽力地组织美术课堂中的互动环节,但是实际效果不容乐观,互动教学成果不显著。
二、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活动材料的选取
1.材料不宜过多。无论是绘画工具还是手工材料,在向幼儿分发时都应保持数量的适当和种类的齐全。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种类较多的工具或材料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在绘画过程中选择单一颜色或种类的画笔进行创作,使得表现手法较为单一。因此,最好在活动开始之前由教师针对本次活动所需的材料进行大致挑选,统一分发,避免幼儿只选择单一种类和色彩的画笔。
2.材料呈现应有体系。对于手工材料来说,教师在向幼儿提供不同种类的手工材料时应成体系、有序、直观地呈现给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除了单纯的纸笔绘画外,还包含拼贴,剪贴等运用多种材料进行的美术活动。在进行此类活动时,向幼儿呈现的材料应是成体系的,有序的,而不是一大堆材料放在那里供幼儿选择,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年龄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状态下的自由选取、自由创作。因此教师在向幼儿提供材料时,应力求种类全,而不是数量多,这样幼儿在选取时便可以明确地进行挑选,而不是茫然地拿取。
(二)创造良好的绘画氛围
幼儿在进行绘画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幼儿是活动进行的主体,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幼儿,教师才能在师幼互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只是活动中的引导者、指导者。教师在进行幼儿绘画活动指导的时候应该要调动起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当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指导。
如果幼儿在绘画中喃喃自语或是和其他人分享心情与作品,教师应该提醒幼儿用适当的音量进行,如果幼儿是对活动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他人,和他人聊绘画无关的话题,教师应该思考原因,如何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权威进行喝止。教师应该要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绘画活动。
比如当幼儿不知道某一事物的绘画技巧,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只需要在旁边指导幼儿绘画的技术,而不是直接帮幼儿画。幼儿向教师寻求帮助时,他是希望教师能够解决自己的困难,帮自己跨过一道坎,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求助无动于衷,幼儿有可能就会止步于面前的困难,从而放弃这次的绘画,不仅会打击幼儿对本次的绘画,还很有可能会影响对下一次进行绘画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要重视幼儿的每一个问题,在幼儿提问的时候有耐心、有方向地指导幼儿。
(三)充分关注幼儿的意愿画创作过程
在区域活动中,由于教师人数有限,无法顾及在所有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在美术区里关注幼儿的意愿画,而是在区域活动结束后,直接让幼儿讲解和分享自己的意愿画作品,教师对幼儿意愿画过程的忽视,也会导致无法教师了解幼儿意愿画的创作过程,则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意愿画的内容和含义。
比如,一些幼儿在意愿画过程中总是喜欢模仿教师和同伴的绘画,缺乏独立创作的能力,教师如果只是关注幼儿的意愿画作品,就无法准确判定幼儿意愿画的创作能力。因此,班级的三位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前,进行分工合作,轮流关注美工区幼儿意愿画的创作过程,用观察记录表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创作表现,了解每一位幼儿意愿画的过程,才能更加客观地分析幼儿意愿画创造性水平。
三、结语
幼儿对绘画活动感兴趣,仅是要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才能用心地投入到绘画活动中更是要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幼儿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幼儿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得到成长,使幼儿生活在一个有趣味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