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艺术歌曲《塞上听吹笛》

2020-12-07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胡天吹笛羌笛

一、“诗境”之领悟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题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赛上听吹笛》,描写的是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们在战事生活中恬静祥和的情形。在我国大量的边塞诗中,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军事时事、抒发豪情壮志等题材为主,而这一首写的却是“闻笛而生的思乡之情”,借景抒怀更显此诗含蓄隽永、委婉深沉的特点。全诗一共4 句,大意是:冰雪消融,入侵的胡兵已悄然返回,士兵们在难得的静谧夜晚,有的吹起了羌笛,思乡之情随着笛声飘散到边塞的上空,令人久久不能平静。试问象征着离别之情的《梅花落》要飘向哪里?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隘山岭。这首诗巧用霜雪、胡天、牧马意象营造出一种萧肃的冷感画面,用羌笛、戍楼、明月的意象来打造一种思乡浓情的温暖色调,画面对比渲染出一种虚实相间特色的边塞画卷。

赵季平先生让音乐与诗词保持最佳的合作,既不失诗词吟诵的本质特色,又将脱俗的音乐灵感注入其中,使其呈现出古朴恬淡、清隽雅致的音乐风格,和诗人高适所要传达出的一种乐观坚毅的心态相互融合,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和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二、“乐境”的把握

诗与乐自古以来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通常,一首优秀的古诗词声乐作品“诗境与乐境”往往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塞上听吹笛》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单一部曲式结构、c 雅乐羽调式的声乐作品,全曲由4个起承转合式的乐句构成。第一个乐句带给人一种沧桑辽远的寂静之感,对边塞夜晚的神秘令人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感,优雅宛转的变化音“fa”将乡愁的思绪绵延至千里之外故乡。紧接着第二个乐句,音乐进一步发展,画面切换到边塞的戍楼之上,一名士兵在月色下,掏出口袋里的羌笛轻轻地吹奏,曲子是流传已久的《梅花落》,听到笛声的人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思乡的热泪。这时第三乐句,音乐情绪不再只是平静状态下缕缕的思乡之情,继而转变成戍边卫国的一种远大志向之情,饱含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博大的胸怀。第四乐句是音乐合的部分,再次强调出一种积极旷达的处世胸怀,这部分的音乐没有完满的终止感,接下来还需要再从头反复,直至歌曲完满结束。

三、“歌境”的处理

《塞上听吹笛》目前还没有歌唱家演唱的版本,但在国内各大的音乐类院校广为传唱。

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小且精致,十分考验演唱者的歌唱表现能力,要求声音干净没有瑕疵,在演唱时保持平稳送气,位置高挂,声音弹性适度,音色透亮自然为最佳。全曲虽只有4 句,每个乐句都要做细节放大处理,随着音乐情绪的高涨,演唱者的情绪也随之起伏,且每一句的音乐表现和声音张力都需保持圆满的状态,完整地呈现每一处的音乐处理。接下来,我们对作品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

第一句“霜净胡天牧马还~咹”这是歌曲的第一句,对演唱者来说非常重要,调整好气息的状态,“霜净胡天”四字在高位置上挂住,充分的头部共鸣能将声音唱响传远,表达出旷远的边塞风光,“牧马还”这三个字气息依然要很好地支撑,保持声线的清澈,直到“咹”这一感叹词唱出,注意归韵要准确,更为抒情地把尾音处理好,达到一种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第二句“月明羌笛戍楼间~咹”这句音域转低,气息稳住不浮,语气上突出“月明”与“羌笛”的关系,在语气词“咹”上应与前一句的感觉有所呼应。第三句与第四句“接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是合成了一个整体的乐句,虽然在诗中两个句子是独立的,但在演唱中可以更连贯地唱出这一旋律,把音乐表现力放大化,可以把情绪推至一个小高潮。紧接着是重复整个乐段,到最后的结束句又重回祥和与宁静,营造一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绵延感,直抵内心深处。

四、结语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中,就是让文艺工作者们必须扎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沃土,滋养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其中,传唱我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也成为文化传承模式的一部分。传承和传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也逐渐成为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必修功课,它不仅是我们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通向艺术之源,稳抓艺术之根的所在。

猜你喜欢

胡天吹笛羌笛
胡天妮:种小麦应用智能喷灌设施节水50%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羌笛为武汉吹响
天音掌
THE PIED PIPER
吹笛
胡天桃与国民党悍将的对话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悠悠羌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