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07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素养同学语文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我们的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体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在一次次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怎么样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有所创新,怎么样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呢?

一、建构理论基础,培养学习兴趣

建构理论的核心,是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掌握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能更好地举一反三,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归根结底要有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的重要性,我想即使不是老师都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教材内容是基础,但是我认为,对于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基础还是兴趣。我们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讲,要把语文融进到生活中,或者说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让小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主动思考,只要孩子们能思考,我相信全世界所有的教师,都会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这样的孩子,拥抱孩子们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孩子们找到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愉悦地掌握好知识,语文也就不再是那样的枯燥,那样的乏味。总之,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上作出改进和大胆创新,在教学的选材上努力地做到更加多元化,让同学们心灵上有触动,觉得有新意感兴趣,长期坚持下来,同学们的语文兴趣会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这样对语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革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能抱着固有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不放,墨守成规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发展。老师们也要转变观念,转变模式,转变位置,努力去调动学生,让同学们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学们要主动地学习,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这和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分不开。所以,老师们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要使同学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中,老师让一个同学上讲台来讲一下今天的内容,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听讲,一起提出问题,一起讨论问题,让一些同学来描绘我们的学校是怎样的。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的好。老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使得同学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同学们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满足感。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想问题,这样得到的知识是深沉的牢固的。老师的讲解是同学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让同学们真正学会对文字的欣赏,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居高临下的姿态,努力地去改善语文课堂中沉闷枯燥、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努力使语文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

三、进行分组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让同学们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燕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几个好处,首先是能充分地发挥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提出问题——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让小燕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呢?让同学们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讨论,最后找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其次,在分组中注意各个层次的搭配,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各有不同,高低搭配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学习,有助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的进步。

四、结语

在语文的学习中同学们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学到的知识是什么样的程度,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决定的。让学生有知识有素养,就是真正好的教学质量,就是好的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素养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