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广东漆艺地域性的探究

2020-12-07广东培正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阳江漆画漆艺

□刘 飞 广东培正学院艺术学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使用漆的国家,漆材天然环保,几乎能和任何材质结合……黑红构成了漆器的独特色彩基调,形成了漆艺大气质朴、厚重内敛、神秘瑰丽的独特气息。”[1]广东漆艺历史悠久,最早跟漆有关的文物,现被广东省博物馆珍藏,是1972 年肇庆出土的战国青铜罍和三足铜盘,青铜罍器物的表面采用了错银朱漆填绘的工艺,三足铜盘则周边有一层厚厚的天然植物大漆,这两件器物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历史的发展中,1983 年,西汉南越王墓在广州越秀区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被发现,这是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陵墓,发现了惊艳的漆墓钟架,更有特色的是出土了一件漆木双面彩绘屏风,屏风经过复原后为可折叠的三围屏风,高1.8 米,正面横宽3 米,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最大、最早的实用漆木屏风。

广东具有代表性的漆艺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潮汕地区,粤西的阳江地区和粤中的广州、佛山地区都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特点。

一、粤东潮汕地区的漆艺

粤东潮汕地区的漆艺主要是金漆木雕,也可笼统地说潮州金漆木雕,简称潮州木雕,包含旧时潮州府蜀潮州、潮安、普宁、饶平、汕头、澄海、揭阳、揭西、潮阳、惠来等地区。根据相关记载,潮州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宋”,已经有1000 多年的历史。在2006 年,潮州木雕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陈少丰指出,明代后期,潮州木雕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到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达到了高峰阶段。1959 年潮阳成立了工艺美术厂,金漆木雕迎来了黄金时代,产品销售到中国港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区和国家。

潮州金漆木雕的代表有建筑装饰雕刻、家具和神器上的装饰雕刻,体现在建筑装饰雕刻的门、窗、挂屏、屏风、横匾等,家具中的橱柜、床榻等,而神器中的神龛、神像、神牌、烛台等上面,则主要以樟木为材料进行雕刻。从表现的内容来看,雕刻大都以戏剧故事为题材,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才有变化,变成了以庶民生活图像为主体的形象。这是因为,旧时潮州地区的乡村盛行宗族文化,家族祠堂前面留有空地,平时晾晒,有祭祀活动或节日时,就在空地搭一个戏台,演唱戏剧。潮剧在祭祀娱人的需求下繁荣发展,也推动了潮州金漆木雕民间工艺的发展,还有潮州地区崇尚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装饰,所以金漆木雕形成了特色。

潮州金漆木雕工艺方面有圆雕、浮雕、镂雕等,雕刻好后在表面髹漆贴金而成。其中镂雕有多层次的技法,雕工空灵,轻巧通透、表现丰富,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特色。潮州著名的木雕“蟹篓”就是应用多层次镂雕去表现,螃蟹在篓里的生动形态被雕刻得栩栩如生。还有取材于《红楼梦》,汕头市木雕厂1982 年创作的大型挂屏“大观园庆元宵”,长12 米、高4.5 米、厚0.2 米,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并且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刻画,通过山石、回廊、拱桥、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进行串联,创作出了生动的作品。

二、粤西阳江地区的漆艺

粤西阳江地区的漆艺主要是阳江漆器,历史悠久,有关史料记载,其工艺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兴于清代,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阳江漆器很精美,是一般家庭的必备品,当时嫁妆的五大件有:漆皮箱、漆皮枕、漆梳妆台、漆花木屐、漆器暖水壶。阳江人用黑漆皮箱、黑漆皮枕等作为婚嫁、庆寿的礼物,寓意夫妻如胶似漆、老人黑发长生而不老。所以,晚清时,阳江城西漆器店有20 多家,从业人员有400 多人,每月生产上万件漆器。20 世纪初,阳江漆艺的老字号有“老义和”“广泰成”等,其中“广泰成”创作的“皮雕金漆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获得金奖。阳江漆艺兴起和阳江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阳江是滨海城市,是古代丝绸之路海上重要的中转、补给港口,因此造船业十分发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桐油防腐,所以阳江出现了桐油村;漆防腐,所以催生了阳江漆器的出现。

阳江漆艺的胎体有皮胎、木胎、纸胎等,其中以皮胎最有名,有其独特的工艺。传统的漆皮箱是以杉木为胎,内外各贴一层牛皮,然后加固烫平,再涂以髹漆而成;漆皮枕则是在木架的基础上用藤条编织胎体,然后套一层牛皮,再烫平髹漆而成。制成后的漆皮箱、漆皮枕质地轻巧无裂缝,耐磨坚固,防水防潮。明清阳江漆艺主要以素髹为主,色彩有红、黑两色,产品造型规整、风格朴实,具有代表性的是于乾隆年间开业的“老义和”店。民国时,阳江的漆艺技艺有所发展,表现在漆器的器型、色彩、装饰图案、技法等方面。器型有茶具(茶瓶、茶盘、茶盅等),摆件(花瓶、果盘、果盒等),生活用品(拐杖、眼镜盒等);色彩则在红和黑的基础上,出现了白色、金色、绿色等;装饰的图案有花鸟、虫鱼、山水、书法等;技法不仅限于素髹,还有彩绘、皮雕等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成立了漆器生产合作社,20 世纪50年代末,合作社转型成了阳江国营漆器厂,阳江漆艺迎来好时期。

到了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市场经济的到来,更加便利的生活用品出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加上阳江漆艺工序复杂、制作时间长、成本高,还有和时代审美的距离逐渐加大,使漆器产品受到冲击慢慢淡出了市场。1996 年阳江国营漆器厂倒闭,从业人员被迫转行,面临生存危机,只有为数不多的漆艺人在坚守,如范俊、陈奇积、傅以周等,并且创作的作品也在发生变化,从实用性的漆器逐渐向绘画性转变。2002 年阳江漆画协会成立,只有几十人;从事传统漆器的人更少,不利于阳江漆艺的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阳江漆艺,在2006 年,阳江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遗产;在2011 年,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有阳江漆艺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传承漆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粤中广州、佛山地区的漆艺

粤中广州、佛山地区的漆艺主要表现在髹漆家具、漆器、漆画方面。广州、佛山的髹漆家具早在16 世纪就有葡萄牙的访客提到,清乾隆的紫檀雕花龙椅就是在广州制造的,为素髹着漆,这是清代广作家具的经典。因为明代家具清秀简洁,清朝皇室并不喜欢,而崇尚富丽堂皇、丰满凝重的风格,广作家具豪华贵重、尽显奢华、用漆讲究,迎合了皇家的需要,所以兴盛。广作家具多使用雕刻、镶嵌、描金的技术手法,其中描金技艺精湛,引领一时风尚。

清末《南京条约》签订后,实行了五口通商,广州十三行享有的特权也没有了。加上1856 年,十三行的商馆发了一场大火,所以逐渐走向没落。民国时,广州西关十三行也有老匠人做描金漆器,从留下来的照片看,做漆器的老人神情专注且有神,但从事漆器的匠人已经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漆艺发生了巨大变革。现代装饰漆画也继承了传统漆艺的艺术特点,使传统漆画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同时使其生存的空间更加多样性,符合当前大众的需求。”[2]说到广州、佛山的漆艺,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蔡克振老师是必须要说的,蔡老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的第一届主任。笔者多次和蔡老师交流,20 世纪60 年代,全国能独立从事漆画创作的作者才十几人。蔡老师被公派到越南学习漆画,完成研究生学习后在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培养了卓德辉、陈志强、张温帙、苏星、李伦、蔡江宇等一批目前广东漆艺的中坚人才。目前广州开设漆艺教学的院校有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等,培养了许多漆艺创作和传承的人才。现在,粤中广州、佛山地区参与漆艺创作的作者已有上千人,但漆艺的普及应该说还在初级阶段,就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漆艺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各高校毕业的学生,从事漆艺行业工作的屈指可数;二是和雕塑家唐大禧交流时,他认为,中国漆画缺乏大师级的人物和大师级的作品,所以不够普及。

2018 年3 月“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在广州市挂牌成立,并举办了工作站传统漆艺的首展。该工作站是广东首个专业的工艺门类非遗工作站,以振兴广东传统漆艺为目的,聚集政府、院校、企业、手艺人等社会力量推动广东漆艺发展。2020 年3 月,“中国漆艺文化村”落户佛山白坭镇,将实行漆艺工坊、文创、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期望走出漆艺加产业的一条路径。2020 年9 月,为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广东省教育厅经过专家评审,认定了广东培正学院的传承项目“广东漆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结语

广东漆艺历经千年,有辉煌也有沧桑,有低谷也有高峰。现如今,粤东潮汕地区的漆艺、粤西阳江地区的漆艺、粤中广佛地区的漆艺都在发展。我们看到,广东省美协漆画艺委会近年来已举办了六届全省的漆画展,为漆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还看到2020 年10 月,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漆器制胎工、漆器髹漆工职业技能竞赛(华南预赛区)在广州举行。笔者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漆艺定会迎来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阳江漆画漆艺
李思思漆画作品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漆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探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阳江开放大学
阳江核电工程建设期间安全管理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漆艺产品市场化的创新性思考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