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2020-12-07侯禹冰

魅力中国 2020年8期
关键词:敬亭山意境想象力

侯禹冰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 100000)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活动,也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想象力不仅是人们进行创造力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课堂上语文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但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探讨的却是文章的主题意义、思想内容、段落大意等等,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传授基础知识,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扼杀。这种教学行为其实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误导。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下面就古诗词教学略谈几点看法:

一、情感诵读,激发想象

古诗是一种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喜欢在字数有限的诗句中容纳丰富的内容,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这些对于外籍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诗文时,借助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让学生在有感诵读中理解诗句,体味诗中美好的情趣和深刻的思想感情,进而启发学生想象。

此,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这一情景,同时学生丰富的原始想象在情感的作用下得以触发。教师接着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创设情景展现诗中描写的画面。这种直观的展示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能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并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之后教师再在口头或书面描绘诗中意境,其想象力会在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中得到腾飞,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创设情景,开发想象

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就是一幅恬淡的山水风光图。诗不离画,画可赋诗,教师将诗的意境构造成优美的图画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学生借助画面能体会到文之美,还增强了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和逻辑性等思维品质,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授《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的时候,我让学主用简笔画勾勒出诗歌所描述的画面:诗人一个人独自坐在敬亭山上,天上的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到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意停留,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然后通过分析字“尽”,“闲”,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三、四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相”“两”,把诗人和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李白此时万般惆怅,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这样便于学生展开想象,体味诗展示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爱护其求知欲,发展其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设置疑点,再造想象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起于思,思源于学。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巧妙设置思维热点,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感知诗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不断探疑,积极思考。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古诗词中一个字或一个词往往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里面充盈着多少说不清道不完的意蕴!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这里既有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有各种想象的升华。既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同时还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

总而言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不断挖掘学生的潜意识,使学生体味文中的意境美和形象美,并且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长大后能够不断学会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理论,创造新知识、新产品,进而推动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敬亭山意境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轻轻松松聊汉语:安徽敬亭山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想象力
为什么要去敬亭山(诗)
《独坐敬亭山》主题质疑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