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构建平等和谐、自主探究的新文化课堂

2020-12-07王国芬

魅力中国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文化交流探究

王国芬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南尖塔镇南尖塔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对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平等和谐,自主探究新文化课堂,注重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平等和谐、自主探究的新文化课堂。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平等和谐、自主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的课堂里遨游。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极好的锻炼,才能真正创设平等和谐的语文课堂。例如我在教学《白鹅》一课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白鹅的高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感受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和谐的新文化课堂。

二、引导学生乐于探究,自主探究的新文化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乐于探究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我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首先我把要把读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能力、兴趣和习惯进行多次有目的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在学生分组交流时,引导所有的学生自由表达学习所得,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后,要把全班自我总结作为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形式。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理解、运用的实际水平,教师要精心点拨,促其深化、巩固,这样师生情感交流广,思维碰撞力度大,学生参与机会多。

2.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享受到做学习主人的成功快乐。课堂上一句“你想了解什么?”“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学”,“你还能提出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做学习主人的成功和快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想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乐于自主学习的心理。

(二)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善于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中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发现后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研究的问题,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经过收集和处理信息,经过判断才能得出结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这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难忘的一天》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方法。探究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它必须有目标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时,可根据本单元课后教学提示去发现问题,也可以将所有原问题列举出来,然后进行筛选,选择那些主要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学生的发现问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不会到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刚开始可能是不分巨细的有疑必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逐步引导学生抓重要的本质的问题。

2.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明确探究的目标,也是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倡“勤学好问”、“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使学生由不问、羞于问到敢问,并最终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的心理需要

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点,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难忘的一天》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不懂的地方由小组同学帮助解决,如“ 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我的心情怎样?是从哪看出来的?”等问题,他们在小组的帮助下很快地解决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再读文,由小组共同提出解决不了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交给全班同学探讨,如“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从文中获取答案。这样,学生们从读中提出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进而解决了问题。这里个人独立研究有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集体研究可以发挥大家的智慧,实现知识互补互动的信息处理网,有利于探究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尊重学生差异、彰显学生个性 ,创建和谐课堂

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都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因而,构建尊重差异、彰显个性的课堂才是平等和谐、自主探究的课堂。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后获得的感受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善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妄想”,肯定学生的观点,时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另一方面教师倡导学生在课堂中议论、争辩,在争辩中生成新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发掘,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最充分地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平等和谐、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发挥潜能的环境,而且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尝试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其结果不只是知识更新的获取、积累、运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文化交流探究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课程中如何实施英语课堂新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