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小楷《游包山诗集》之初探
2020-12-07牛娅力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牛娅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明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前期被以沈度为代表的台阁体所笼罩,书坛一度暮气沉沉。后由于明成祖迁都燕京(今北京),江南地区远离了政治中心,文人士大夫得益于江南轻松自由的学书环境与江南丰富的资源,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将书坛又重新点燃。他们的小楷各具特色,其中尤以王宠小楷造诣最高。何良俊先生曾评价“衡山之后,书法当以雅宜为第一”。
王宠(1494—1533),吴县(苏州)人,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王宠聪慧好学,勤奋刻苦,曾八次应试,然累试不第,于是寄情于山川石林,在石湖读书学习二十年,非探亲不进城。王宠小楷一改继宋元以来的柔媚秀丽,去追溯魏晋尚韵之风下的朴拙自然,得力于钟繇、二王等诸多书家,逐渐形成浑圆天成、清新拙趣的小楷风貌。王宠小楷的代表作《游包山诗集》是其三十四岁所作,薛龙春先生高度评价此部作品:“此幅小楷最多大令与钟繇笔意,用笔含蓄敦实,结构方严,精力内蕴。”
《游包山诗集》书于三米多长的纸上,全篇无一懈笔,气脉连贯顺畅,行距较为宽绰疏朗,字距则稍密而大小相宜,信笔所至,情态各异,书写节奏悠然自得,足以显示出王宠旷达淡泊的心境和游刃有余的技法。
从用笔上看,《游包山诗集》笔画的形态既风格协调一致而又丰富多变。例如,整篇中的“点”画都十分饱满,但又形态不一,如“游”“湖”“池”“津”等字的“氵”的首点为饱满的蒜瓣点,露锋入笔,顺势而落,形状似蒜瓣,圆润可爱。而“景”“未”“集”等字的左右两点则略带行书之意,相互呼应,笔断意连,十分生动。横画多轻锋入笔,由轻到重、由细到粗、由尖到圆。值得一提的还有捺画的用笔,与横画相似,露锋入纸,由轻及重,有时会有向上的拨挑,如“延”“越”“近”的“辶”笔画捎带隶意,异趣横生。
从在结体上看,该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为错位搭配,如“包”“岛”“瞻”“瑶”等字。“包”字上半部分的撇、横折钩与“巳”进行左右错位,“瞻”字将“目”提高与“詹”上下错位,别开生面,独具匠心。二为小楷因其字小,书写不当便会枯瘦无力,王宠小楷单字间笔画粗细搭配得宜,肥瘦得体。三为内密外疏,“图”“窥”“寒”便是如此。“图”字对中间部分处理严密,而“口”却不框死,留有缝隙,这字便“活”了。“窥”中“见”字最后一笔竖弯钩,有意夸张竖与弯钩的距离,使字灵活生动,富有趣味。
从《游包山诗集》可以看出王宠小楷是含蓄、朴拙、淡雅的。由古至今,传统艺术都讲究中和、中正、中庸之美,艺术与哲学相通,正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重暗示而轻外显则是书法、绘画、诗歌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王宠小楷的用笔是含蓄的,他以魏晋隋唐小楷刻本为学习摹本,将魏晋隋唐的高古、含有篆籀之意的用笔全数掌握,并加以运用,如“霞”“哀”“伏”等字本应该尽显锋芒的捺画均没有出锋,而是由尖及圆,平稳含蓄,使观者在欣赏这幅佳作时,一种舒适平静油然而生。
王宠小楷,得益于钟繇和二王等人,而钟繇小楷最为人所称赞的便是其天然巧成、古朴拙趣的气质。朴拙气在《游包山诗集》中主要表现在用笔所反映出的“质朴”和“古拙”,用拙的笔触来表达整体的姿态,如作品当中横画由轻到重,中锋收笔,有时会带有隶意的挑出,撇画的收缩短小,捺画的略向下垂,中锋收笔或带隶意的挑出。由此可以看出,王宠的小楷作品在风貌上延续了钟繇的拙趣。拙自钟繇以来,便成为一种风尚,它不再追求外在的华美,而是强调一种质朴的内在美。
王宠小楷的淡雅体现在其整幅作品的气息中,观察其章法可知,布局纵有行、横无列,且行间距较大,因此视觉上整幅作品清新疏朗;从结体上来看,字体内密外疏、收放得宜,且在笔画交接处留有大量空白;用笔上多平铺直叙,许多笔画都简化为点,少映带,以行断意连的方式来营造出清淡简雅的气氛。
王宠一生都致力于寻求魏晋风韵,可惜英年早逝,其自身的探究之路并未完善。庆幸的是,他这种儒雅、率真的情调、拙中见雅的风格、高旷的人品得以被世人所认可,并将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