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武花脸的表演分析
2020-12-07张盛超
张盛超
石家庄市京剧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当前的戏曲舞台上,京剧艺术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魅力备受关注,而且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精髓,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要想对京剧艺术进行有效推广,就必须加强对京剧艺术的研究力度,在京剧的不同行当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各个行当的分支内容进行综合把握,了解其表演艺术的特点,以便在京剧表演和京剧传承过程中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武花脸是京剧净行当中的一种,将武打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会在表演当中侧重于打斗和武功。要想保证武花脸的表演效果,必须把握这一行当表演的特点和要求,将武花脸行当的表演艺术特征体现出来,彰显京剧艺术的魅力,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打下基础。
一、扮相美特点
武花脸和其他的行当相比在整体扮相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给武花脸的表演增添了一定的特性。先从脸谱角度进行分析,表演者要对武花脸人物进行有效塑造,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品质气质等情况,就需要在脸谱勾画方面和人物的特点相符合。比方说在京剧脸谱当中,往往是红忠白奸蓝勇绿暴等。不过在京剧脸谱当中,针对于色彩类别的划分只是把典型人物作为案例进行说明的,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时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性格表现,还要考虑到服装、念白、唱词等多种不同的表演要素,在综合多种因素之后才可以给出最终结论。武花脸在服装扮相上需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品质等特点来进行调整,确保整体扮相和剧情设定的系列技巧相匹配。就拿《火烧余洪》这部作品举例,这部作品当中的余洪是一位道士,是人们所说的半仙之体,勾金碎脸,这是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发挥的职能决定了他脸谱的类别和相应的色彩。余洪在脸谱的勾画上是七块金脸谱,目的是展现出人物擅长使用妖道之术。在服装层面上,余洪头戴额子翎尾,身穿黑靠披斜蟒,脚穿虎头靴。利用这样的整体扮相来彰显余洪的霸气美。最后的火烧部分则在整体扮相上进行了转变,运用的是短打扮相,头戴黑网,身穿黑胯衣和黑彩裤,形成扮相上的反差体现出剧情。
二、力度美特点
武花脸是京剧行当当中非常特殊的一部分,整体的表演手法以及表演欣赏也和其他行当有着较大的差别,讲求阳刚、粗犷、气势磅礴。从美学视角进行分析,这所有都可以说是力度的作用。不过在武花脸的表演当中,力度并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力度之美,主要有两种类别,分别是柔美之美和刚劲之美。在武花脸的表演艺术实践中进行力度的有效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表演者的翻身以及扑打都有力度体现出来,而力度又是无形的存在。优秀的表演者能够让自己和角色融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借助力度把人物内在世界表现出来,并把舞台当作媒介塑造和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火烧余洪》当中余洪的第一出场必须要有极强的爆发力,这是武花脸表演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以便用这样的爆发力表演带给人排山倒海和视如破竹的气势,也是只有运用这样的力度运用方法,才能够与最后的火烧形成反差,彰显火烧之后的悲惨以及壮观。
三、武打美特点
武花脸的表演核心内容在于武打,要求结合相应的剧目剧情、人物特点和表演情景差异,利用各种各样的戏曲武术套路和武打技巧,彰显戏曲表演当中的战斗场面,比如持械对打、徒手对打、水中激战等等,都是表演当中武打表现的范围,整体表现力很宽泛。《火烧余洪》之中的余洪见旦角开打,主要展现大靠功、把子功、翻高等等。在武打戏的呈现中必须有节奏感,同时还需要在节奏掌控中凸显出爆发力,保证各个招式都要让观众看清楚,并将武打的稳、准、狠表演呈现到最佳状态。武打戏难度较大,需要表演者在日常练习和舞台表演当中累积经验,积极学习和掌握扑跌摔打的技巧和方法,并利用多元化表演技巧来增加戏曲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展现出舞台节奏和人物特点。
武花脸是京剧当中比较独特的行当,把武功和打斗作为表演呈现形式,在整个京剧表演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在多种不同的京剧剧目当中都有着差异化的表现。在积极发扬京剧艺术,完善各个行当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对武花脸表演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对其表演特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京剧武花脸表演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火烧余洪》当中的武花脸余洪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武花脸表演者在作品呈现当中表演技法的全方位展示,准确而又全面地掌握武花脸行当的表演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