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学风建设支持体系分析
——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为例
2020-12-07张峰
张 峰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444
上海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上海大学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短学期、快节奏的上课模式和教学方式使大一新生课程适应能力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大一新生带来了课业压力繁重、课业疑惑解决难的问题。为了缓解学生课业难,助力学业发展,根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高校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教师要潜心育人,落实好学生的学业教育。上海大学从学校、学院、班级层面就如何营造良好的学风、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缓解学生课业难的问题纷纷做出了相关的举措。而班级作为同学们个人发展的沃土,良好的班级学风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为例,对如何创建良好班级学风展开一系列研究。
一、发扬导生引领,利用朋辈资源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的导生工作已经延续了八年之久,一代又一代的导生,始终秉承着“传承校训,奉献友爱,互助成长”的导生精神,为一届又一届的新生们指引前路。导生作为大一新生们初入大学的领路者,他们肩负重任。课程学习遇到问题,有导生的帮助;校园生活遇到困难,有导生的援手;个人发展有所疑问,有导生的解答。在新生入学之际,导生的确为学生提供了各项帮助,但后续应如何充分利用导生资源,让导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助力班级学风的发展。
(一)适当增加导生进活动课的频率
大一新生和导生由于年级的不同,课程上并没有太多交集,一周一次的活动课则为他们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导生通过增加来活动课的次数,在活动课上为同学们带来学习上的经验分享,在树立学风、学习目标及方法、学业规划指导、继续深造学习等方面,帮助同学们避开学习误区。
(二)让导生参与到班级学风建设中
为了保证班级事务更加高效,大多班级会采取班委领导下6 人小组制的班级建设模式,而导生们作为学长学姐,参与到小组化管理中。邀请导生参与到学习成长小组中,不仅可以起到督促引导学习的作用,更能在课业知识上起到很好的帮助和指导,把导生、班委、学生力量集中起来,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为人才培养积极赋能。
(三)建立导生部,充分利用导生资源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每年都筛选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导生,他们无论是在学习、学生社团工作还是在个人特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各个学工组乃至学院可以成立“导生部”,更好地管理导生,挖掘导生潜能。通过邀请导生开展“学业辅导”、“个人经历分享”、“技能培训”等一系列的沙龙活动,充分利用我们的导生资源,让导生们继续发光放热。
二、倡导比学赶帮,弘扬优良学风
卓越班级的组成也离不开优良的学风,同学之间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才是班级的核心凝聚力所在。为了倡导比学赶帮,我们应设置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让同学们在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不断提高。
(一)破解选课制背景下“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困境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具有凝聚力的班级和成长小组。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形成更小的学风和综合素养引领单元——学习成长小组,成长小组以培养自主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为主,外延至人际交往、生活互助、情感交流等综合素养的各个方面,以健康成长促进学习风气,以严谨学风助力自主培养。由辅导员、导生和班委领导的5-6 人组成的成长小组,通过一周2 次以上的线下自习以及线上的学习督促小组,保证每个同学的学习。并通过学期末的学习成长小组成果展示,一系列的评奖评优,形成良性的比学赶帮机制。
(二)培养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
班委和辅导员应该定期下寝室进行寝室的学风督导,让寝室从“舒适区”变成学习答疑的乐土。社区学院每学期积极表彰优秀学风创优寝室,树立起榜样示范作用。在寝室的学习氛围营造中,也注重打造寝室公共区域的学习环境设施布置,充分注重优势互补,鼓励同学之间的一帮一互助学习,形成“帮扶对子”,促进共同进步。
(三)发挥班干部作用
班委是推动学风建设的排头兵,是学风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考后的成绩分析也必不可缺。班委应该在每学期考试之后,对班级成绩进行汇总分析。通过计算学习成长小组以及寝室平均绩点,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对进步较大或者成绩领先的小组或个人提供奖励,并且把握班级整体的绩点走势。值得注意的是,更应尽力关注每一位同学的绩点波动,对成绩出现较大变动的同学格外关注,实现学风建设的全面覆盖。
(四)全员育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辅导员应根据学生阶段性特点,做好适应性教育、学业辅导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增强导师对于班级学风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设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制定生涯规划,从内心驱动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利用朋辈互助,通过宣传优秀学长和朋辈的典型事例,浸润榜样影响力,邀请导生进班宣讲,积极营造“人人讲学习,班班创优秀”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学院平台,促进学风建设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立足本科培养第一年,着眼本科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钱伟长校长“学生的培养更重要在课外”思想的实现方式,与课内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动和呼应,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为重点,塑造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初步形成了课外培养模式。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新生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转变,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成才志向。充分立足学院优势,利用社区学院的广阔平台,更好地促进学风建设。
(一)课外培养项目的积极推动与开展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课外培养中心每学期根据学期课程的设置,开展了一系列微积分、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的基础班、提高班等,对学生自身的弱科、难科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因材施教,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有学、有乐、有成长。
(二)因科施教,发挥课程针对性
对于大一的微积分课程,同学们除了微积分课程之外,在2018 年,社区学院实习了微积分习题课制度,习题课可以说是对微积分课堂的有益补充。还有社区学院的成才训练营,旨在帮助对于微积分学习困难的同学,通过外在平台的搭建,推动同学们自主学习,并且为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同学提供了资源。
(三)平台制度建设
2018年10月,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举办揭牌仪式,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体是广大学生,目的是搞好学业。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成立,也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新平台、新思路。学业发展中心提供了导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平台,通过导师的坐班答疑制度,实现了课内外联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补充学业,更是通过双向互动使老师们的教学更加顺利和高效。鼓励引领同学们利用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以及广大的导师资源,更能帮助学生把学业发展好、指导好。
学风建设的成效是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良好的学风可以促进卓越班风的创建,本文主要落脚点在如何去支持创建学风,我们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依托学院平台,充分发挥辅导员、导师、导生等各种资源,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习效能,切实推动班级学风建设,但是最终目的是内化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行为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