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德育考核探析

2020-12-07高云霞

山西青年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评先分值考核

高云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人无德不立。德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在北京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可见,德育工作的成效,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德育考核是德育本质特征与目标的体现,是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大多处于17 至22 岁之间,正是未成年向成年转变的“过渡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最需要引导和栽培。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青年群体的整体质量,进而关乎国家的未来。对大学生德育考核工作进行探讨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德育考核现状

近年来,各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关注德育成效。大学生德育考核工作也日趋规范。以T 校为例,学生德育考核已有成型的制度,汇编至《学生手册》中。考核主体包括学生处、团委、系部、班主任、辅导员等多个部门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班团干部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集体活动、贡献奖励四个方面,具体考核项目分别设有基础分值与相应的奖惩规定;考核对象是全校学生;考核形式自下而上,班级每月考核一次,形成记录,期末汇总;第二学期初,以班为单位,经系部审核、学生自我核实后,上报学生处,作为最终考核结果。每学期上报学生处的德育考核得分,即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得分,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定奖助学金、评先评优、共青团员推优等重要依据。

二、大学生德育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德育考核制度,在T 校已运行多年,对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大作用。然而,笔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考核项目与指标设置不够灵活、全面

目前,德育考核并未分年级、分专业、分类别设置不同的项目和指标,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考核的精准性;学习成绩较好、平时表现及参加各类活动一般的学生,德育得分不尽人意;而走读生,早操、晚自习不出勤,在日常行为规范与宿舍“十佳百优”等加分项中,基本没有得分,德育很难取得高分;另外,有些加分项还只停留在“是”与“否”、“有”或“无”的层面,至于贡献大小,无法体现,导致考核结果不够全面,公平性受到质疑。比如,只要是学生干部就给予加分,至于担任期间是否做出成绩,担任时间长短,并无考究。

(二)考核与评先评优、奖助学金等挂钩存在一定弊端

德育考核与评先评优、奖助学金等挂钩,会“误导”部分学生过分看重德育分值,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考核分值,而忽视了考核本身、歪曲了考核的初衷与目的。对于并不看重评先评优与奖助学金、学习成绩又普通的学生,德育考核又似乎“事不关己”,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教育与引导作用。

(三)缺乏单独的激励机制

德育考核虽未计算学分,但属于硬性考核项目,考核结果在作为学生评奖评先评优等依据时与学习成绩占有相同比重,甚至在评助学金时,对学习成绩不作要求,对德育则要求成绩在班级前50%,可见德育考核的份量之重。然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院设有奖学金进行激励;对于德育考核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学院并未设置任何单独奖励制度,也未对其典型事迹、模范行为等褒奖宣传,德育表现事实上仅成为了一项“考试内容”,在学生中影响甚小;另外,德育考核只对学生个人,对学生集体并不考核,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很好地发挥德育考核的激励功能。

(四)对考核结果缺乏定性分析与即时反馈

目前,对于德育考核结果,只是以公布分数、排名等方式简单处理,并未进行定性分析与即时反馈,德育考核结果只能静态反映学生一学期的综合表现,并不能动态反映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大小,评奖评优等参考也只看排名,不看分数,班级人数与学生整体水平成为了决定因素,而非个体真正的德育水平;学生不能及时收到反馈评价,也就不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德育考核的教育与预测功能难以真正发挥。

三、改进大学生德育考核工作的思考

德育考核,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改进大学生德育考核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注重学生差异,体现灵活性、精准性与全面性

德育考核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德育考核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大一新生,重点的要求,注重参与度,对于毕业班学生,要对其素质状况进行综合测评,以便于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于走读生与住校生,考核项目与指标应有所不同,避免因考核指标问题造成走读生德育分数低的状况,尽量保证公平;另外,部分加分项有待细化,如贡献奖励中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部分,学生取得的竞赛奖项,只依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分别加分,并未根据获奖名次进行细化;体现个人品德、弘扬传统美德等内容,如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等突出表现只设置了分值上限,并未细化,而以上内容恰恰是德育教育之重点,应在完善考核细则的同时,给予加权评价,使德育考核更加灵活、精准、全面。

(二)注重完整性、统一性,体现知行合一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①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应体现知行合一,注重完整性、统一性。具体来讲,以现有考核项目为基础,增加对德育课的考核,即对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中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进行考核,从而了解学生对道德理论知识学习、理解与掌握情况;增加日常行为表现的分值比重,提高奖励分值。

(三)完善德育考核激励机制

对于德育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与集体,单独设置奖励制度。同时,设置德育考核区间奖励制度,如对分值100分及以上的学生个人进行奖励,对分值95 分及以上学生占比达班级1/3 以上的班集体进行奖励;同时将其先进事迹、突出贡献以主题教育、风采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加深学生对德育考核的认识与理解,激励更多同学加入到道德教育的自觉中来,最大限度发挥德育考核的教育、导向、激励功能。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德育考核的落脚点

德育,实为育德。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一种“内化”的过程,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循序渐进,由知转行,形成“自觉”。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某个阶段,既相对稳定,又动态发展,且道德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并非都可被“量化”为具体指标。因此,学生德育考核,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既要有“量”的测评,又要有“质”的分析。考核只是手段,培养才是目的。只有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将考核与培养相结合,才能使德育过程更加科学、全面。具体来讲,要为学生建立个人德育档案,详细记录其言行表现、学习情况等,定期进行总结,对考核结果及时分析并反馈,让学生参与其中,对照思考,发现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与提升。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重而道远。德育考核工作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适时增添新的元素,才能与时俱进,做到更好。高校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真正打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

注释:

①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3-94.

猜你喜欢

评先分值考核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叫停“家长批改作业”
基层减负年怪相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警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精英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