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品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培育

2020-12-07高劲雄

赢未来 2020年4期
关键词:队列比赛游戏

高劲雄

深圳市光明区公明第一小学,广东深圳518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成为身心和谐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那么,怎样把培养体育品德落实在体育教学中,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户外教学时间较长的课程,这是体育学科的独特之处。上体育课时,多数时间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要适应阴晴不定的天气。好多学生面对恶劣天气时,存在畏难情绪,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比如,学生在寒冷的冬天进行体育活动,有的学生缩手缩脚,不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更主要的是因为意志力薄弱。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把手伸出来活动,这无疑是对学生的意志力的锻炼。同时告诉学生,每一位优秀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都是艰苦训练的结果,我们必须正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想办法克服,以此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体育教学的方式灵活多样,活动范围广,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要求,才能顺利开展各项活动。例如,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在集合整队时,要求学生要“快、静、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教师布置场地,回收器械;在比赛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开始和结束时,都要与同伴、对手握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在观看比赛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赛场规定,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做文明观众;在比赛结束后,可组织学生将场地清理干净,将垃圾带走。这些活动,教会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自觉自律、尊重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2 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品德教育

体育学科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它的具体教学内容也产生独特的教学效果。由于各个运动项目的内容不同,教育效果也不一样,教师要善于挖掘其内涵,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1 队列队形训练,培养良好的习惯

队列队形训练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学校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集体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每学期开学初,学生的组织纪律往往比较散漫,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本人第一周的教学内容首先是队列队形,队列队形练习要求统一规范,步调一致,展现学生的精气神,是学生日常行为的写照。通过严格、规范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本人还给学生播放建国70周年阅兵视频,感受阅兵式中威武雄壮、整齐划一的军姿,感受官兵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状态。学生看完视频很受鼓舞,士气高涨。在接下来的队列队形训练中,同学们状态饱满,动作整齐到位,训练效果倍增。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倡导学生“学英雄,见行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使学生形成自觉自律、乐观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好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2 田径运动,培养顽强意志

目前,大多数初中生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怕长跑、怕吃苦的居多。田径运动虽然比较乏味,但长期练习却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耐力跑是中考的必考项目,也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除了要对学生传授耐力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以外,还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练习长跑的情况,在练习前,可以给学生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生病后艰难从事物理学研究的故事,桑兰在高位截瘫后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除了讲道理,还要教会学生恰当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不错,可以达到目标,先稳定好情绪,还可以用注意力转移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节奏上来,这样既能促进他们满怀信心地完成目标,也磨炼了意志品质。教学中,我们应向学生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练习过程中出现“极点”现象时,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勇往直前,逐步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还可以提醒学生设定循序渐进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小小的鼓励,教师也因势利导,给予适当的言语激励,“你行”“你一定行”,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完成更高目标。这种成功的幸福感还能激励学生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甚至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帮助他们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2.3 球类项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大多数球类项目都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比如足球运动,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比赛中球员纵身跃起争顶头球,倒地铲球,倒挂金钩,与对手贴身拼抢等,能展现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勇毅果敢。同时,要想取得比赛胜利,还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合力。这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展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就播放了今年4月中国女足与韩国队比赛的部分精彩视频,比赛中,我们的“铿锵玫瑰”展现了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精神风貌,凭借加时赛王霜禁区外的远射得分,以4:3 淘汰韩国队。我们看到,有的队员在伤病情况下坚持上阵,全体队员在身体疲劳和体力下降时咬牙坚持,在比分落后时顽强拼搏,最终取得胜利。同时,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集体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集体成员只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团队才能胜利,才能取得好成绩。无形中,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便深入学生心中。

3 创新游戏,寓德育于无形

游戏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它具有竞争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单易行。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时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体育游戏时,先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全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游戏比赛都是因为有了规则的约束,才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在组织游戏比赛时,本人执法严明,学生一旦犯规,就失去一次得分的机会,犯规还可能被红牌罚下场,失去竞争机会,就此教师应顺势提醒学生纪律的重要性,在社会中,作为一名公民,要遵守法律,在班级中要遵守纪律,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人将会得到社会的排斥和惩罚,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具体实践:如队列游戏“谁最快”,奔跑游戏“老鹰捉小鸡”等。教师课后注意观察学生喜欢玩的游戏,稍做变动,引用到课堂教学,例如“老狼老狼几点钟”等。在组织“同舟共济”游戏时,原来规则是:4 人为一小组,每个组有两条船(体操垫),听口令后,小组成员先全部登上一艘船,再跳上另一艘船,交替前进,绕过10 米处标志筒后返回继续比赛,以最快完成者为胜。为了增加比赛难度,原来的4 人小组增加2 人,体操垫尺寸变小。游戏规则的修改,游戏难度的增大,同学间的配合需要更加默契,团结合作的品质也得到了陶冶。

4 以身作则,榜样育人

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这就是言传身教。要立德树人,教师自身要注重个人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因而,教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为学生做好榜样。其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如课堂教学中,本人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学生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练习时分层指导,耐心帮助后进的学生等。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是裁判,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参赛者的情绪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作为裁判,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为学生比赛创造和谐的环境,使比赛能够顺利开展。

总之,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可塑造性强,容易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只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德育工作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猜你喜欢

队列比赛游戏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发芽比赛
在队列里
选美比赛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比赛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