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有效性应用探讨
——以中职历史教学为例

2020-12-07吴小燕

赢未来 2020年4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中职

吴小燕

娄底幼儿师范学校,湖南冷水江 417500

思维导图是由东尼·博赞博士创造的一种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思维模式,其主要借助图文并茂的特点,直观表现出各级主题之间的隶属关系,通过关键词将各主题串联起来,建立起有助于记忆的链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串联起零散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学生去探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中职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1 借助思维导图,优化教学系统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博士在探究人类学习过程中所发现并提出的,又被称之为心智图。该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图形思维,主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原本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1]。而中职历史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点分散等特点,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难以自主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而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清楚感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

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时,这一单元涵盖了中国古代先秦的相关历史,包括朝代更迭、夏商政治形势、西周分封制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古代文化范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内容。如朝代更迭内容,可以通过绘制时间轴来进行呈现;而针对分封制这一知识,则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探究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最后由小组探究,进一步完善知识细节。

2 聚焦单元复习,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复习是强化巩固的重要手段,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单元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除绘制思维导图外,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推动自主学习的开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个关键词,逐层引导学生搜索核心词,衍生出子关键词,而学生探寻子关键词的过程也能跳出固式思维的束缚[2]。

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由于教材篇幅有限,很多与通史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展开讲解,且时空跨度较大,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如第三课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前后经历1500年,跨西汉、东汉、三国、唐、宋、元等多个朝代。为进一步提高单元复习成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首先我提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关键词,要求学生按照朝代找出子关键词: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权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的推行;③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④明清君主专制:废除宰相制度、内阁的出现、设立军机处。通过让学生自行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厘清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关系,确保对知识点心中有数。

3 查漏补缺,弥补薄弱环节

对于中职历史学科而言,如果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很难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分散的知识碎片拼凑起来,构建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为后续针对性学习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够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3]。

例如,在教学《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时,本章主要阐述了隋唐时期的政权更替、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文化艺术成就,对此我选取“隋”“唐”两个关键词,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并衍生出了多个分支,包括“开皇之治”“科举制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女皇武则天”“税制改革”等。然后根据子关键词,尝试总结和提炼核心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能够联系起前后知识,了解隋朝的统一,大运河开通的原因与作用,科举制度的过程与意义,隋唐灭亡的背景以及唐朝的建立,女皇武则天所采取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有哪些措施和表现,盛唐气象中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繁荣景象,进一步强化巩固课堂所学。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对于提高学生历史成绩,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思维导图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不断完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历史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达到巩固历史知识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中职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