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德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生活素材
2020-12-07吴瑞英
吴瑞英
福建省惠安大吴中学,福建惠安 362100
当前,大多学校都重抓升学率,对德育活动即使重视,但却忽略了将德育活动与生活相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二者的不相关联,才使得学生即使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但却难以运用于生活中,与实际相连。
1 将课堂德育活动生活化
学校的德育活动要与生活相联系,而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在课堂之上。教师应改变原先泛泛而谈的说教方式,转而向贴近现实生活,即取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生活的素材,并从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理想,从而实现“生活中育德”。而初中德育活动要以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为素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道德素质的发展。并且,德育活动还需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只重德育的理论而忽视了德育的生活化。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学生们真实生活的场景,向学生提供众多可获取的生活素材,并鼓励学生组队共同完成[1]。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节日,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浸透入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像抗战纪念日这一重大日子加进德育活动中,可让学生永远铭记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重大伤害,使学生能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教师还需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时机,如:学生撒谎时,可进行诚信教育;学生与教师顶嘴,可进行尊师重道教育等。因此,课堂是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恰当的补充一些生活素材,并将社会热点,时事等引入教学中,并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使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场所
2 师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
学校的德育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德育内容共同构成的,因此,要想有效果的实施德育活动,必须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德育活动的传授者,学生则是德育活动的接受者。而教学育人一直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其中育人最为重要,因此教师也是成功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而要想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这需要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因为它是影响着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的一个间接因素。教师必须用细心和耐心,与学生建立起一个和谐的沟通桥梁,让德育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要让学生产生信任感,能让学生相信教师可以为其提供不止是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帮助。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能外,还应在课下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什么问题,还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一些课余活动,使学生可以感受到除了在家里家人的关心外,还能在学校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的沟通与交流,除了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外,还利于学生在与教师相处的过程中学到好的品质与教育。因此,在开展德育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保障德育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所以,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心灵依靠的伙伴,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与教师敞开心扉,这才可以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真正获得帮助。
3 德育活动也应搭建与课堂之外
德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是教化人,即有计划的对学生群体进行道德教育与培养。并且德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而要想开展实践性的德育活动,除了在课堂上重视之外,课堂外的实践平台也是。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开展德育活动也应让学生回归到生动的,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所以应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些实践平台上参与取材于生活的德育活动,并多加鼓励学生走出狭隘的活动空间,向社会前进[2]。因此,学校除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活外,还需开展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例如,去养老院照顾老人,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学校可以通过这一些定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在实践生活中获得收获,感悟和体验,更利于学生提高道德素养。
德育活动只有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取材于生活,才能够利于学生通过在现实的生活中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4 结语
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具有打破应试教育弊端的重要作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打破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乎清一色的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程度,甚至是对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国家,社会和学校重视德育活动已经刻不容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