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培智学生康复教育途径与策略研究
2020-12-07高永青
高永青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山东聊城 252300
培智学生的康复教育是近年来的教育热点问题。随着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广大的教职员工已经对于培智学生的康复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普遍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培智学生的实际状况了解不够,具体难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方式过于固化,难以让培智学生对康复教育产生足够的重视,具备强烈的信心。因此,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如何提升培智学生康复教育的效果。
1 实事求是,展开针对性教学
在特殊学校中,培智学生的类型是比较复杂的。各个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治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培智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让教学内容对培智学生产生实际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考察培智学生的具体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对此,教师可以对班级中学生的各方面状况进行实际的考察,然后从生理心理以及治理方面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比如,通过考察能够发现班级中有10 名学生存在着生理障碍、有6 名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有8 名学生存在着智力障碍。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划分为三大组,然后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比如对于生理障碍组,要是可以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心理障碍组教师可以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具备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智力障碍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类比推理能力等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康复教学,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 灵活多样,展开多形式教学
不同培智学生的实际状况各有差异,在进行生理康复,心理康复以及智力康复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既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因此让学生能够有效消化所学知识,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例如,在针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康复教育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掌握相关的心理康复理论。比如,让学生掌握放松身心,消除焦虑暴躁情绪的方法。之后,要是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展开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整。比如,当学生产生严重的暴躁状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安静下来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美好事物,以及他人关爱自己,称赞自己的经历,从而消除学生的暴躁心理。又比如,教授还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以及让学生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由此,教师能够根据培智学生的具体状况,采用多种方式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有效提升康复教育的有效性。
3 树立榜样,展开习惯性教学
培智学生的康复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进行练习与巩固,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康复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榜样,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召唤一下,不断坚持学习,坚持康复活动,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例如,在对具有生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康复教育时,教师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比如,对于行走能力受限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残疾人运动会的场景,让学生观看,只有生理障碍的残疾人在运动会上奋勇拼搏,创造佳绩的过程,从而坚定学生康复自我的信心。同时,教室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残疾人运动员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以残疾人运动员为榜样,学习残疾人运动员的优秀品质,进行长期的康复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在这样的教学中,培智学生能够优秀人物为榜样,培养出良好的康复习惯,展开长期性的康复活动,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培智学生的康复教育是复杂而漫长的。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形式,针对性地解决培智学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康复习惯,促进培智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