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12-07梁旭
梁 旭
华北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2007 年,十七大党的政治报告中出现了“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同时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开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工作。2015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自信又提出了新的内容,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进一步说明了我国要走文化强国的坚定决心。2016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观点”,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融为一体,这四个自信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树立的自信。之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充分表明我国更加重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将走文化强国之路。2017年9 月,十九大又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我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将文化战略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时代,我们务必要做好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文化自信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其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引导者,还是组织者,其个体素养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道德素养高和理想信念坚定,学生也会深受其影响。教育者自身较正直、果敢、可敬、有亲和力,就会吸引学生听课。只有教师具有亲和力,才能充分关注、关爱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通过关爱润育学生,从而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学生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动态,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融入新时代特征,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
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引领学生树立新时期思想。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呼应和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课题,并进一步推进了这个课题的解决。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又站在新时代潮头,推动着我国不断地进行各种新时期改革,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使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生心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延续,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给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政治性,让学生知道所学的新时代思政教育内容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从而使学生了解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充分利用这些价值,批判不正确的思潮和观点,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坚定不移的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使他们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为我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新时期思想要从政治高度和大局出发,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和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思政教育更要掌握新时期核心思想,这对促进我国各个领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领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定的核心思想。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在分析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新要求,最后侧重探讨了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具体如下: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作用,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起着关键作用。具体如下: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可以在大学课程中设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使学生们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识;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纳入公共课教学中,使学生不断接触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树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
二是,不断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思想政治课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也就是将里面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深受其感染,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掰开揉碎的讲给大学生。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先进文化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能逐渐塑造更好地自己。具体如下:
一是,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校园文化节、主体读书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充分融入先进文化,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从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先进文化的魅力,促使其自身树立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二是,注重文化在实际物体上的运用。学校可以将文化精神融入到物体上面。比如在雕塑、亭台等艺术品中加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通过睹物而有所感悟,受到心灵的启迪;还可以建设富有先进文化气息的长廊、名人雕塑、报刊亭等,从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充分拓展网络在推动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高校要利用各种新媒体,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建设校园文化网站,开设微信群、微博等让大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正能量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身正义感,从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价值方向前进,增强教育效果。
(三)充分借助文化实践活动开展,以时间行动践行文化自信
组织大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受到心灵启迪,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具体如下:
一是可以带领他们到文化气息较浓郁的人文景点进行参观,比如纪念馆、文化馆等。在参观过程中,给他们讲解这些地方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使他们了解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明白他们肩上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是组织大学生到红色旅游地旅游。红色旅游地里有很多的革命故事,蕴藏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在这里给大学生讲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会使他们感触颇深,更加理解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还可以使他们明白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不能抛弃的,同时能加深对文化思想的理解,从而使主流文化深入学生心中;学生在感受到先辈的革命精神、实践精神和奉献精神后,会更好地面对今后遇到的困难,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