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爱
——情感互动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07黄蔡玲
◎黄蔡玲
一、课堂实践及面临的问题
(一)案例
本文所记录的课程为《美丽的西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彩色卡纸制作与中国著名的山水景点有关的物品的学习,针对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应用绘画及物质材料,将“设计与应用”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1.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提前了解中国名胜古迹相关基础知识;每个人提前准备好绘画和制作所需材料:彩色卡纸、画纸、彩铅、橡皮等,以及制作所需要的物质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老师准备经典的与西湖相关的基础教学图片、选取八年级学生较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放入教案中。
2.课程导入。播放提前准备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所代表的概念及其绘画原则等基础知识,随后老师发言:“同学们,看完短片,我相信大家对西湖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但事实上,很多描写西湖的艺术品蕴含的精神非常广博,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远远不能将其解释清楚。因此,我们作为美术课堂,对‘品味艺术’只进行一个入门的了解学习,重点还是放在绘画教学上,同学们只需利用浅显的色彩知识,尽可能地发挥想象,设计并制作出自己心中的‘西湖纪念品’”。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蓄势待发,期待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好“大显身手”!
3.小组合作。待学生们安静下来,老师将自己选取的照片一张一张放映,不同的设计风格,大约十来张。老师让大家一人一票,选出得票数最高的类型风格作为本次教学目标,给了学生们较大的选择权。这种给予同学们参与感的教学方式很受欢迎,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其他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投票。
老师从设计草图、轮廓勾勒、线条比例、色彩搭配......详略得当讲解着,详细地地方即是由浅及深,层次感特别好,也便于学生理解。讲解完毕,大家可以尽情发挥。
4.作品评比。教学及制作部分结束后,同学们要上交的作业(参赛作品)一共有两份——设计图纸以及制作成品。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两份作品都一一打分,最后得出一个平均分。
(二)问题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结合与情感互动有关的资料 ,我们可发现在将情感教育融入美术课堂的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
在当下教育互动融入初中美术教育尚未成熟;其次,部分教师难免带有主观色彩;许多老师缺乏耐心,不乐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导致达不到美术课上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2.学生
大多叛逆期的孩子对老师存在天然的排斥感,带了主观反抗的意识,他们的心智尚未足够成熟,且较为浮躁。
二、措施建议
(一)教师层面
1.首先,初中美术教师们应当尽力尝试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跳出来,用心上课,并在其过程中放长眼光看待和用心感悟“教育的意义”,去传递美术的真谛——美术情怀,而非仅仅局限于表层的评判标准——美术技能水平。
2.其次,先为教师,再为美术教师的教师们,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态度应当平等,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度,间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最后,所谓“情感互动”就要有感情的真实存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加强情感教育可以使得学生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美术内容。
(二)学生层面
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情感互动的美术教育方式是否有效,最终从学生的身上得以反馈。可问题的解决是无法从学生本身着手的,而要从问题所接触的事物下手。
1.首先,学生不热衷于学习,却沉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师们在做教案的时候,应当尽量选取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课程题材,或者按分组竞赛的形式,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其次,叛逆的学生习惯性排斥老师,则应当从排斥的原因下手而破之,而非以刚克刚。
3.最后,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教师们在上课时,应当利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耐心、合理地引导学生全面、正向地去理解、接受课程内容,防止课程内容起到反作用。
(3)学校层面
为监督学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促进情感互动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实践进程,学校应当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三、结语
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认知水平、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明确教师们的美术情感教学目标,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改进实践方式,完善学校相关的制度措施,将使该项实践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