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梁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7张婧怡

山西青年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吕梁政治课教学内容

张婧怡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吕梁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吕梁人民以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顾全大局舍弃小我的爱国豪情、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豪迈气概、勇于创新改天换地的远大志向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吕梁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吕梁精神的核心内涵

吕梁山区是我党开辟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无数英雄的赞歌。吕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总体概括为: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①。

(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吕梁精神的主线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为支援抗日,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剥削压迫下,仍然坚持自己搞生产,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庄稼,在简陋的小作坊中仿制武器和弹药,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为前线抗战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二)顾全大局舍弃小我是吕梁精神的核心

顾全大局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在实际行动中坚持以大局为重,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置于地方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之上。在硝烟四起的战争时期,吕梁英雄儿女为维护革命大局舍身取义,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吕梁人民更是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奉献资源,为国家发展贡献吕梁力量。吕梁人民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充分体现了吕梁人民甘于奉献、顾全大局的社会责任感。

(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是吕梁精神的精髓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吕梁精神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在革命战争年代,反动派阎锡山为巩固军阀统治,剥夺人民正当的权利自由,只准人们在田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农耕活动。面对敌人残酷的压迫,无数英雄儿女奋起反抗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充分体现了吕梁人民矢志不渝、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四)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吕梁精神的灵魂

创新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品质,是中国取得显著成就的精神动力。吕梁险恶的自然环境赋予吕梁人民敢于创新的精神特质,无数吕梁儿女在各个时期都表现出“敢当弄潮儿,敢为天下先”的乐观主义。革命战争年代,吕梁英雄儿女于1925年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成立了山西第一个党组织,积极组织各项革命活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了革命的摇篮。1937年,共产党人刘少白接受党的委托,联合当地开明绅士在吕梁兴县创办了兴县农民银行,这是我党自主开办的第一家银行,不仅为我党各项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且支持了当地工业、农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为巩固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

二、吕梁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吕梁精神内涵丰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当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对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进行“一言堂”和“满堂灌”,这样的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思维。一般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多为抽象、概括的政治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若从一而终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就会影响课堂效率。

吕梁精神是当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吕梁精神可以避免思想政治课空洞说教的弊端。一方面,教师将吕梁精神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其优势在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家乡,有天然的熟悉感,这样让他们感到书本知识离自己很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吕梁精神衍生的教育基地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重要的物质载体,通过参观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可以在耳濡目染中将书本知识潜移默化地吸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发利用吕梁精神,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潮流入中国,国际上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华论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极易使青少年对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甚至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怀疑。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巨大的正能量。将其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切实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吕梁精神与当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作为高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吕梁精神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在长期研究吕梁精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研究吕梁精神的过程也是对学科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契合进行深入钻研与思考的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吕梁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路径

(一)吕梁精神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吕梁精神只有与高中学生“近距离接触”,才能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然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要善用吕梁精神创造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一方面,教师善用吕梁精神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乎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现行统编教材中的案例与学生实际经验关联较小,难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创新导入,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结合吕梁精神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家国意识的情感体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吕梁精神的相关内容,将其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不仅可以有效弥补政治理论空洞的不足,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吕梁精神的认同,实现爱祖国与爱家乡的统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当地高中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就是力求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吕梁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是当地学生非常便利的课外实践资源,在课外实践中感受吕梁精神的内在意义,有利于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感性转化,加深对吕梁精神内涵的感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开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吕梁精神衍生的红色教育基地,为当地高中思想政治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第二课堂中恰当应用吕梁精神是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实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能力。

四、结语

吕梁精神经过战争的洗礼,在革命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激励了一批批英雄儿女舍身取义、为国奉献。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吕梁精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内涵,让吕梁精神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贡献新价值。

注释:

①周洁琼.吕梁英雄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大理大学,2019.

②吴亚辉.吕梁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

猜你喜欢

吕梁政治课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吕梁:调查小地老虎 宣讲防控措施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